悲劇! 那些被擊落的民航客機
此次馬航客機被擊落事件令人震驚。不過回溯歷史,民航客機被擊落事件并不在少數。目前可查到詳細記錄的此類事件,最早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當時冷戰格局以及地區爭端頻發的大背景下,不少民航客機成了無辜犧牲品。
1952 年6月12日,483戰斗機飛行團的米格-15在波羅的海上空擊落了一架瑞典的SIGINT DC-3,機上人員全部死亡;1953年3月17日,一架英國航空公司的維克斯VC.1在柏林附近被米格-15擊落;1953年10月:瑞典一架DC-4 客機被以色列戰斗機擊落,造成客機上35人全部遇難;1954年7月23日,一架香港國泰航空公司道格拉斯C-54客機在南海上空遭中國空軍拉-11擊 落,19名乘客和機組乘員中10人死亡9人獲救;1955年7月:以色列一架L-149客機被保加利亞戰斗機擊落,造成客機上57人全部遇難。
誤闖禁區
有些被擊落的民航客機,實屬“誤闖”。 1973年2月21日,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的第114次航班(波音727機型)從的黎波里起飛,目的地是埃及首都開羅。當客機飛到埃及北部地區接近開羅 的時候,突然遭遇特大風暴,飛機偏離航向,飛進以色列國防軍占領的西奈半島上空。按照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的命令,以色列兩架戰斗機將114次航班擊落在距 離埃及實際控制領土僅一分鐘之差的大漠里,108人死亡,5人生還。
1978年4月20日,大韓航空波音707-321B 在從法國巴黎飛往韓國漢城途中誤入蘇聯領空,在摩爾曼斯克空域被蘇聯空軍蘇-15使用2枚導彈擊中后迫降,10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中有2人死亡,蘇聯指責 該機闖入軍事基地密集的摩爾曼斯克地區意在刺探。幸存乘客獲釋后,蘇聯政府向韓國索取十萬美元的“照顧費”。
和馬航一樣悲催
MH370事件未了,又出了MH17事件,馬航今年著實夠悲劇。不過,同樣悲催的航空公司還有七十年代的羅德西亞航空公司。1978年9月3日,該公司一架維克斯子爵客機,在津巴布韋卡羅伊被當地人民解放軍薩姆-7肩扛防空導彈擊落,機上5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有38人在迫降時死亡,另有10人在地面被襲擊者槍殺,8人生還。
過了半年不到,1979年2月12日,又是羅德西亞航空公司,又是維克斯子爵客機,又是在津巴布韋,又是被當地人民解放軍的薩姆7肩扛防空導彈擊落,機上5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事故責任推諉,原因成謎
在軍事交火地區被擊落,往往事故責任和原因分析都困難重重,交火雙方很容易互相推諉扯皮。
1980 年6月27日,意大利Itavia航空DC-9客機在從博洛尼亞飛往巴勒莫途中墜毀,其墜毀原因一直是意大利航空史上的謎團。有一種論點是墜機由炸彈爆炸 導致;還有的認為這架飛機是軍方空中交火的犧牲品,本來瞄準的目標可能是一架利比亞飛機。但法國、美國和北約組織均否認了當晚有任何軍事行動。2013年 初,意大利最高刑事法庭近日判定,1980年的這起案件,有足夠證據證明是被導彈所擊落。
1983年9月1日,一架大韓航 空公司的波音747-230B客機從紐約肯尼迪機場飛往韓國漢城(今首爾)金浦機場途中,在薩哈林島附近海域上空被蘇聯防空軍的蘇-15使用R-60導彈 擊落,機上26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韓國和美國表示該機因導航故障偏離航線誤入蘇聯領空,而蘇聯聲稱該機以民航機為掩護蓄意偏離航線執行間諜任 務。美國眾議員拉里·麥唐諾(Larry McDonald)也搭乘這架班機,原定前往漢城參加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簽訂30周年紀念儀式。
更可能被擊落區域
相對來說,那些有長期領土爭議、或是地區交火頻繁的區域,發生此類事故的概率更高些。其中首數中東地區。
1985年9月4日:伊拉克一架安-26客機被反政府武裝地空導彈擊落,機上52人全部遇難;1987年2月9日,伊拉克一架安-26客機被巴基斯坦地空導彈擊落,客機上43人全部遇難。
1988年7月3日,兩伊戰爭將結束之前,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A300被美國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 發射的標準2防空導彈擊落,客機上的290名乘客全部遇難,包括38名非伊朗人,66名兒童,1名孕婦。當時文森斯號在伊朗水域內。
美國五角大樓當時的調查結論是,美國軍艦上的電腦將這架客機誤當成了一架伊朗空軍的F-14戰斗機。伊朗對這一解釋一直表示不滿。1996年雙方達成賠償協議,1999年伊朗宣布已收到全部1.3億美元的賠款。
2005 年4月21日,伊拉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地區,用火箭彈擊落了一架俄羅斯制造的民用直升機,造成機上11人全部喪生,其中包括6名負責保護美 國外交官安全的美國籍保鏢。據悉,這是自從兩年前美軍入侵伊拉克以來,伊拉克首次有民用飛機被擊落。一個自稱“伊拉克伊斯蘭軍”的組織當天通過網站發表聲 明宣布對此事負責。
而在前蘇聯分裂不久的1993年,格魯吉亞航空公司曾創下連續三天有飛機被擊落的最悲慘記錄。
當年9月21日,格魯吉亞蘇呼米(今位于俄羅斯扶植的阿布哈茲共和國境內)德蘭達機場,該航空公司一架圖-134 被南奧塞梯軍薩姆-7肩扛防空導彈擊落,27人全部遇難;第二天,該公司一家圖-154 被南奧塞梯軍薩姆-7肩扛防空導擊落,機上132人中108人遇難;緊接著第三天,還是在米德蘭達機場,格魯吉亞航空公司的圖-154滑行中被南奧塞梯武 裝的迫擊炮擊中,1人死亡。
而此次馬航客機墜毀的烏克蘭,也是事故多發之地。2001年10月4日,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公 司圖-154客機在從以色列特拉維夫飛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途中被烏克蘭導彈誤擊,客機上78人遇難。烏克蘭軍方事后承認,這是本國S200防空系統演習中 誤擊所致,導彈陣地距事發地點達374公里,這也創下有史以來防空導彈最遠擊中飛機紀錄。
2003年11月,以色列副總理兼司法部長拉皮德透露,烏克蘭將向以色列賠付750萬美元,平均每位遇難者家屬獲賠20萬美元。但2007年,烏克蘭方面又裁定,并無確鑿證據證明烏克蘭導彈是導致客機墜毀的罪魁禍首。
民航客機如此容易被擊中,是否可能采取什么安全措施自我保護?2003年11月22日,一架剛自巴格達國際機場起飛的DHL空中客車A300B4-203F 型貨機,遭到地面上的伊拉克民兵以肩射式的俄制SA-14地對空導彈襲擊。左翼中彈后的DHL貨機,在不久之后完全失去液壓,無法有效控制飛機上的各種飛 行接口,三名機組人員只得靠著調整兩具引擎的推力,勉強維持機身穩定并安全降落在巴格達國際機場。
這架DHL貨機是有史以來第一架完全失去液壓控制卻還能安然降落的大型民航機。這起事件促使各國政府與航空產業開始研究在民航機上裝置反導彈設備的可行性,以及研發可以完全不靠液壓系統,就能安全降落的新技術。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飛行員講述:7月26日發生在CA9627上的驚魂一幕
- 下一篇:盤點世界直升機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