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服務管理,提升服務質量
今年春天的某日,公干結束后的我們,準備從某機場乘機返京,在候機的過程中,聽到廣播稱該航班滿載,希望旅客托運拉桿箱等物品。我們配合的托運了行李箱,安心的等待起飛的通知。
幸運的是,航班信息正常,我們如期登機。在登機的過程中,我發現依然有大量的旅客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甚至不乏超大的拉桿箱上機,遺憾的是,在整個登機過程中,沒有看到地服員工對旅客行李的勸阻,在艙門口更沒有員工強制性的要求拉桿箱等行李托運。
不幸的事情終于發生了,由于大量行李上機,機上有限的行李空間迅速被占滿,許多拉桿箱只好停留在飛機過道等空閑處,飛機無法起飛,航班延誤。近一個小時的延誤后,飛機“肚子”再次打開,裝下多余的行李后,飛機等待起飛。
再次不幸的事情發生在飛機到達目的地機場后,由于現場一個飛機引導員的缺位,我們的飛機在接近停機位的地方耽誤近1小時,等待著姍姍來遲的引導員。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近2小時的延誤?這樣的延誤將對民航服務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表面看來,這件事情是由于個別旅客無視民航規定,將航站樓的廣播置若罔聞而導致的延誤,而深層次呢?
我們說,中國旅客的素質與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與中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同步。在目前這樣的國民現狀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夠以過高的要求去苛責他們,否則苦悶和抱怨將會充滿我們的心胸,我們將難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對于部分規則意識淡薄的旅客更需要我們民航用合理的、嚴格的服務流程來強制性規范、約束他們的行為,用簡單的、重復性的引導和對違規的處罰來訓練和培養中國旅客的良好習慣。而這些方面我們做到了嗎?一個廣播對那些毫無規則意識的旅客的作用有多少?在旅客的登機過程中,有員工按照廣播的內容強制性的將旅客超大、超重的行李擋在登機口嗎?有員工在登機口協助旅客辦理登機前的行李托運嗎?如果做了這些,還有旅客強行把行李帶到機艙門口,我們對強制違規而導致航班延誤的旅客有相應的處罰嗎?如果這一些都沒有做到,那么我們的服務管理是有問題或者是欠缺的,這樣的服務管理水平損害了大多數旅客的合法利益,某種層度上獎勵了不守規則的旅客,這只會進一步助長不良旅客行為,“素質低下”的旅客在這樣的服務管理中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合法”,中國民航的服務將面臨更加艱難的服務環境。
這樣的被延誤還不是個別現象,中國民航類似這樣的被延誤頻繁發生究竟是誰之過?誰在將我們的旅客置于“不仁、不義、不德”的境地?誰在把我們的員工置于“被罵、被打、被侮”的尷尬?也許有人會說是制度,制度設計的不合理導致了這樣一種現象,那么誰又在設計這些制度呢?答案肯定是:管理者,我們服務管理能力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中國民航的發展了。
要提高服務質量,要改善旅客的服務體驗,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服務管理者需要重新認識服務,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服務不僅僅是一線員工的事情,它更是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的大事。服務質量好壞不僅僅是旅客的服務體驗,也不簡單是員工的服務能力,更是管理者的服務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一個根本就不懂服務的管理者,怎么可能讓公司的服務理念正確、服務標準科學、服務流程人性化?管理上的混亂必然導致服務鏈條的斷裂、服務現場的無序、旅客的憤怒、員工的委屈。
其次,要加強服務管理培訓。在過去的服務培訓中,在座無虛席的教室里,幾乎很難看到領導的身影。在領導的觀念里,服務似乎與己無關,那是一線員工或一線管理者的事情,領導的作用就是監督他們。如果領導不能夠明白服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夠了解服務管理的規律,不能夠理解被服務者體驗服務時的心理感受,不能夠及時調整過時的或教條的服務標準,不能夠建立有效的服務管理制度,不能夠體諒現場員工的無奈和痛楚,不能夠服務員工、幫助并指導員工,那么,服務將面臨重重危機。
第三、梳理服務流程。梳理服務流程,這樣的事情不是一線員工或一線管理者能夠做到的,他必須是服務管理者的重要工作。長期沿用的服務流程,每天都在運用的服務程序是否科學合理?對于頻繁性的發生的類似服務投訴,是否我們的流程中有系統偏差?如果沒有及時解決流程中的問題,糾正這個系統偏差,那么類似的服務投訴案例必將不斷發生。所以,我們的服務管理者應該從旅客的角度出發,體驗式感受我們的服務流程,系統梳理習以為常的服務流程,解決掉不科學、不人性、費力不討好的一些服務流程。
第四、理順服務鏈條,明確責權關系,使服務鏈條間邊界清晰。旅客從購票到到達目的地,需要民航眾多服務部門為其提供服務,那么每一個部門間的邊界點(鏈條節點)在哪里?責權界限在哪里?需要服務管理者事前理順并清晰的傳達到員工。只有懂服務和管理的管理者,才可能在前期的溝通中清晰的界定出服務鏈條中的各方的責權,而不是在合作協議中或在管理規定中含糊不清,讓現場的管理者和員工無所適從,最后導致“被延誤”這樣的事情。當然,理順服務鏈條,需要智慧、知識和能力,更需要責任、付出與犧牲,那種只想當官不想盡責的管理者,將很難做好這樣艱苦的事情。
最后,服務獎懲到位。服務管理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對服務的獎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民航服務中,一直有一條看似合理,實則問題多多的獎懲制度:凡投訴必受罰,凡表揚就得獎。表面上看,這很公平也合理,以旅客的滿意來決定對員工的獎懲。事實上,這樣的獎懲制度可能會誤傷許多員工,公司制度、流程等不合理(這應該是管理者必須承擔的責任)導致的旅客不滿,也可能會讓無辜的員工買單,員工的服務努力完全被一種類似“運氣”這樣的東西左右,員工的快樂感將降低,不快樂的員工能有讓旅客滿意的服務嗎?凡表揚就獎勵更會助長個別心機很深的員工的投機心理。
服務獎懲到位,要求管理者認真分析服務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哪些是主觀?哪些是客觀不可避免,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真正起到“獎勤罰懶”的作用。
服務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服務管理者的素質以及管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加強服務管理,提倡服務文化,培訓服務知識、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管理水平,從而提高服務質量是擺在每一個民航管理者面前的緊迫之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高端服務回暖,首都機場如何把握機遇?
- 下一篇:對民航發展與民航企業經營管理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