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航界呼吁放開空域限制分析探討
“5年前汶川地震飛機救援中出現的問題和今天雅安飛機救援中遇到的問題幾乎一樣,”4月24日,在2013年通航與媒體交流論壇上,塞斯納飛機公司北亞區銷售及市場發展副總裁吳景奎表示,并呼吁完善社會化通用航空應急救援體系。
四川雅安地震發生之后,許多航空公司主動請纓,并集合多架航空飛機準備參與救援,然而,由于各機構缺乏統一規劃和部署,民用航空活動面臨空域限制,多數飛機被迫原地待命。吳景奎向記者透露,進入雅安蘆山進行救援的民用航空飛機僅僅2至3架飛機,這與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遇到的問題幾乎是一樣的。
根據吳景奎介紹,目前國內航空應急救援力量主要由軍隊、公安部警用航空、民政部、民航局、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構成。
吳景奎稱,但由于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各自的指揮系統,軍方也可能有自己的考慮,因此沒有放開空域管制。他表示,在汶川地震之后,業界曾經呼吁過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組成應急領導小組,但進展很緩慢。
因此,在此次四川雅安蘆山地震飛機救援中,遇到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各機構間缺乏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和綜合協調;其次,盡管各個航空公司在災害發生第一時間都緊急集合,但是卻缺乏災害應急救援計劃,但由于民用航空受空域限制,進入蘆山救援的僅僅才2至3架飛機。第三,通用航空機隊規模不大、能力不足、訓練有素機組人員的匱乏和落后的基礎設施等問題凸顯了中國應對災害時航空應急救援能力的不足。
因此,他希望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應急辦能夠在以后的突發自然災害中,成立聯合領導小組,協調之后,制定統一的救援計劃,再進行各方力量的調配,而不是現在的各自為戰。
他還稱,希望國家相關部門掃清通航發展的障礙,推動通航產業增長,并將通航飛機納入到我國應急救援體系中。
原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專家劉世江也在論壇上呼吁,在不斷建立健全國家政府航空應急救援機制的同時,還應該積極促進和推動社會化通用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他指出,近年來上海高樓大火、高鐵事故、頻發的洪澇災害、今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如果在當地建有比較完善的社會化通用航空緊急體系,不僅可以大大地降低政府救援的成本,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救援的效率,減少人民財產的損失。
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也呼吁加快空域改革,以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空域資源為宗旨,營造適應航空運輸、通用航空和軍事航空和諧發展的空域管理環境,統籌軍民航空域需求,加快推進空域管理方式的轉變。加強軍民航協調,完善空域動態靈活使用機制。
管2012年汽車后裝市場遭遇寒冬,但是由于我的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再加上近幾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轎車產業,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全球眾多知名汽車廠商的目光,這些企業紛紛來華投資,憑借這些跨國企業提供了技術、硬件,以及產能上的保障,中國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生產國。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為汽車電子產品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市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一起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首先,汽車作為汽車后裝市場產品的載體,其產量直接影響汽車電子產品的需求量,特別是對那些在汽車中普及率較高的傳統汽車電子產品來說,比如EMS、汽車音響、汽車儀表等。由于在汽車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傳統汽車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與汽車產量之間是一種近乎正比的關系,這類汽車電子產品市場受汽車產量的影響非常大。所以,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是汽車電子市場增長的最有利保障。
其次,新興汽車電子產品的普及,對中國汽車電子產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時,這也是汽車電子產品市場增長率高于汽車產量增長率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汽車電子化程度已經成為汽車產品,特別是轎車產品的一個重要賣點,汽車電子產品不再只是高檔轎車的標志,在許多價格低廉的經濟型轎車中,汽車電子產品在其成本中的比例甚至要高于高檔轎車。
最后,與其它電子產品一樣,汽車電子產品一刻都沒有停止其產品升級的步伐,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穩定性、舒適性等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汽車電子產品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而這種產品升級將直接影響中國汽車電子產品市場規模。
可以說,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仍然蘊藏巨大潛力,汽車電子這一巨大潛力市場也為汽車電子廠商和半導體廠商提供了機會。對中國這個在電子產品加工制造方面頗具優勢的國家來說,汽車電子產業將成為中國電子產業的重要增長點之一,而中國也將成為全球主要汽車電子產品生產國之一。
廣州本月明確“限外”措施,原本被認為會隨之飆漲的車牌價格令人意外地只是微微上揚。
昨日,廣州舉行第九期車輛指標競價,競價指標共9516個,個人成交均價為10998元,比上月提高413元。以萬元底價成交的仍有不少。
4月9日,廣州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區域+路段”錯峰限行的“限外”方案,并在19日舉行聽證。
交通專家此前分析,“限外”方案公布后,4月的搖號或競價申請者將猛增。事實上,上述分析只對了一半,4月參與搖號和競拍的人數以14萬人次創下九個月來的新高。這也是今年以來車牌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平均每7個人爭一個車牌。但昨日的車牌競價成交價卻并沒有出現之前預期的“猛漲”現象。
自去年8月廣州車牌拍賣以來,9次個人競拍均價分別為22822元、14138元、11067元、10380元、10955元、10854元、10573元、10585元、10998元。除了首次拍賣突破兩萬,此后一次比一次冷。
本月的平均成交價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價,但也只是回到去年12月的水平,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
昨日的競拍中,個人競標者中有248人報了底價1萬元,其中114人以底價成交,比例較之前明顯下降。今年3月份,共有340人報了底價1萬元,成交量為340個,百分百成交。這意味著廣州車牌競拍的參與者數量首次超過了可供配置的指標數量。
此外,本次競拍中,單位指標的平均成交價為12017元,比上月上升329元。共有26個單位以底價1萬元報價,并全部以底價成交,說明單位競價指標數量沒有飽和。
4月24日,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在向廣州市人大做報告時稱,去年廣州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收入2億元,今年此項收入有望達到3.6億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一線服務保障人員:紅色 是考驗和磨練
- 下一篇:機票銷售即將開啟微信營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