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十三五”減少碳排放超60萬噸
近日,深圳市2020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公布,深圳機場集團以全市重點企業排名第一的成績獲評優秀單位。同時,憑借近年來在節能降碳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圳機場集團還獲得了深圳市“綠色低碳十佳企業”,以生態文明建設的卓著成果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
碳配額首次實現盈余
近年來,深圳機場集團秉承“同一個空港,同一個夢想”理念,聯合各駐場單位、航空公司,積極響應并參與民航“藍天保衛戰”,大力推進車輛油改電等電能替代工作,促進場內車輛結構優化升級,主要指標和成果行業領先。
據了解,2020年,深圳機場新能源車輛購置比例達67%,遠超行業要求。今年起,除應急保障及市場供應不足的豁免車輛外,機場飛行區內新增或更新的車輛電動化比例提升至100%。此外,深圳機場還完成350臺民航牌照柴油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改造,現有車輛尾氣排放達標率達100%。
除了加強車輛減排,飛機減排是深圳機場近年來持續推進的另一項重要節能降碳舉措。“建設地面APU替代設施,減少飛機APU裝置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據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停靠在地面上的飛機,以往主要通過飛機自帶的APU(輔助動力裝置)進行供能。飛機APU在運行時,不僅會消耗飛機燃油,還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氣體。為實現節能降碳,深圳機場持續加大地面APU替代設施建設,目前,T3航站樓62個近機位廊橋已全部安裝了APU替代設施;同時,深圳機場還大力推動靠橋飛機使用APU替代設施,與各航空公司100%簽訂了橋載設備使用協議,實現了APU替代設施在“應用盡用”原則下100%使用,全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1萬噸。
據了解,為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及民航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圳機場在多個領域推進節能降碳工作,加快能源管控精細化、信息化進程。目前機場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14.5MW,年發電量約1400萬度,其中航站樓照明改造工程榮獲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示范項目。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深圳機場總計減少碳排放約64.2萬噸。2020年,機場集團碳配額首次實現盈余,在行業內率先向“碳達峰”目標邁進,并通過國際機場碳排放(ACA)3級認證,成為國內認證級別最高的機場之一。
機場衛星廳獲評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
仲夏時分,每當夜幕降臨,總能看到不少人在機場周邊的綠道散步、鍛煉,這樣的體驗正是得益于這兩年機場南片區環境提升工作。
作為城市門戶,近年來,深圳機場注重將環境提升與片區治理相結合,高標準開展機場南片區環境景觀提升,T3航站區綠化景觀、慢行系統、燈光夜景提升效果顯著,不僅擦亮了城市門戶形象,也提升了市民、旅客及機場周邊居民的體驗。同時,深圳機場按照民航和市、區統一部署,持續開展“治水提質攻堅戰”“無廢機場”等行動,提升片區生態環境質量。2020年,配合所在區政府對機場片區39家單位所在區域開展治水體質和正本清源工程,清淤蓄水池約30萬立方米,機場片區全部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達標率100%。
在新一輪機場擴建項目建設中,深圳機場堅持將綠色發展融入建設、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努力打造綠色機場示范工程。“我們以機場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核心,打造生態友好型綠色機場。”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衛星廳等重大項目工程建設中,深圳機場創新運用“建筑廢棄物減量化破碎+再生石粉全自動壓磚+再生混凝土攪拌”相結合的方式,將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0%,這種“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綠色循環模式也獲得業內認可和推廣。2020年,機場衛星廳項目獲評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王鐘雪 林曉冬)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民航局:督促航司、機場做好航班延誤或取消后的信息告知工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