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通導專業技術培訓 夯實蘭州機場安全基礎
"安全"和"服務"是民航永恒的主題,也是機場發展的基礎。近年來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發展迅速,為確保機場運行安全,蘭州機場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民航關鍵崗位技能人才的培養,通過提高通導設備維護人員技術能力為重要手段,切實降低機場通導設備的運行風險。2017年10月16日至11月4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通信導航設備維護運行技術人員參加了廣州德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民航機場通信導航設備實操技術”培訓,此次培訓主要以全向信標(DVOR)/測距機(DME)設備、儀表著陸系統(ILS)實操為主,全面鞏固提高了航空電信人員的日常維護和應急保障能力。
開放有效 合作共贏
在本次培訓中,廣州德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全國各機場目前正在運行使用的通信導航設備模擬操作平臺,航空電信人員可在模擬機平臺上采用萬用表、示波器、PIR等設備對設備的各項參數進行修改與調試,以加強自身實操技術水平;來自全國各地機場的學員通過深入學習通信導航設備培訓教材和書籍,相互交流工作經驗與技能,促進各單位之間的協同發展,成功創建了一個開放有效、合作共贏的民航機場通信導航專業設備實操培訓平臺,一個時刻與機場通導設備運行緊密相連的維護維修交流中心。
同時,此次培訓還幫助學員們更加明確了工作的職責目標,即提高通導應急保障能力,時刻把握資源能力是基礎,快速處理是關鍵。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全面掌握設備各個模塊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判斷故障原因和制定解決方案;日常工作中詳細記錄每個設備參數告警的原因,整理制作詳盡的《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手冊》。
日新月異 精益求精
目前,我國民航使用的路基導航設備包括全向信標(DVOR)/測距機(DME)設備、儀表著陸系統(ILS)等,但衛星導航系統(GNSS)則代表了未來導航技術的發展趨勢,包括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歐洲Galileo系統、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民航導航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核心是加快系統化、自動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動全球技術精益求精,保障飛行安全與空中建通管理各項任務的順利實施。
據了解,2017年10月14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實現了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測試應用,同時也是國產民機第一次使用國產導航系統,對兩個重大專項的融合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本次試驗成功完成了機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功能和性能、基于北斗的地基增強系統實現I類進近的性能以及北斗短報文功能的試飛驗證。國產相關系統的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系統水平,其中瞬態和快速定位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在民用機場和航路繼續建設全向信標/測距機和儀表著陸系統導航設施,加快研究我國飛行繁忙地區區域導航的應用和GNSS在航路上的應用,以提高航路導航精度和飛行的靈活性,提高飛行安全可靠性。
豐富想象 找準航向
發明電報的莫爾斯將貝爾發明的電話視為玩具,結果就是這個玩具代替電報成為通信領域主流工具。對于未來,我們是充滿無限的想象和期待的。人不僅僅是要應用技術這把工具,而更為重要的是對技術的想象力,用思維去推動技術的進步,豐富技術應用在未來的聯想。我們對民航通信導航技術的發展變革更是充滿期待,雖然我們并沒有掌握未來詳盡的地圖信息,實現設備的最優選擇。但是我們在探索通信導航領域的同時,不偏離既定目標,應對不斷變化的機場運行需求。對于蘭州中川國際機通信導航技術人員而言,只有不斷學習通信導航知識,提高專業技術素養,才能不斷提升“對技術的想象力”的思維能力,從而準確找到為未來“通信導航”的風向標。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榆林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