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從空姐到飛行員
這是一個讓你很難判斷出年齡的女人,當她嚴肅的時候,自帶威懾力,這種冷峻有一種信賴的感覺,讓你可以把脊背都交托給她。
當她說起話時,笑出聲來,卻像極了一個可愛的少女。你想把一切煩惱都告訴她,甚至分享你昨天剛吃的韭菜餡餃子的味道。
昆明盛夏的午后,李琳跟男飛行員們坐在一起聊天,空氣中時不時飄來她爽朗的笑聲。
因為這場專訪,她跑去衛生間補了唇膏。“這是我最女人的愛好了。”她說。

2
李琳是一名飛行員,女性。
女飛行員總是給人很多的聯想空間,在這個傳統由男性為主導的職業,一個女人的出現總會引起關注。
1999年,18歲的李琳踏入了民航圈,這一待就是19年。在這19年里,李琳也在完成著人生的一步步轉變,從一名女空乘,變為了一名女飛行員。
時間的魔力就在于,在悄無聲息的帶走你自認為最珍貴的青春之后,歸還你一份有著歲月磨礪后的成熟和專注。

3
2008年,李琳辭去了工作9年的空乘,毅然決定去自學飛行,“當時航空公司的經濟并不理想,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了危機感,想換個環境”。
于是,她不顧父母反對,開始了一波三折,兩年多的學飛之路。
“我從小就是一個決定果斷的人,性格就是這樣,決定什么就去做什么,就算父母反對,我也會去堅持。”

成為一名飛行員有多難?
嚴苛的體檢標準,無數的理論考試、攻克英語、復雜的模擬機操作,包括飛行員特有的平衡感和注意力分散測試,練程序、飛起落、做失速、無襟翼落地、放單飛....每一項操作,都需要強大的力量與靈敏的反應做支撐。
尤其是在變幻莫測的云端之上,沒有厚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系統實踐,對每一名懷揣藍天夢的飛行員來說,所背負的壓力是巨大的。
何況,是一名女飛行員。

4
“很多人都會覺得飛行員就是男生的領地,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對性別意識不強,只為證明自己,不去和別人比。”
對于女飛行員來說,操縱波音737機型操縱桿所需要的力量是相當大的,飛行員的工作讓李琳練就了極強的自律性,不飛的日子里堅持早起,10年低碳水飲食,保持較低的體脂率和一定強度的訓練習慣。甚至出差時,李琳也會用兩塊iPad代替啞鈴練習手臂力量。
李琳很喜歡飛行,這和當空乘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坐在駕駛艙里,你不必再去擔心其他,整個人的注意力只有精密的駕駛儀器和面前的藍天——即便要坐幾個小時。
這種感覺像是要逃離到世界之外,當無垠的綠色平鋪在你的機翼之下,你像是要逃出了那個人們認識的、走過的、爭奪中的世界。這種體驗讓你的心胸好像充滿了些什么。

5
李琳很久沒有清閑這么久了,雙腳踩在地上,而不是云端。
這是她參加培訓的第二天,如果順利通過一系列考試,她將從副機長升任成為云南的第一個女機長。
說到機長,讓人想到的是穿著帥氣的制服,操作著精密的儀器,在萬米高空盤旋,讓人羨慕。
李琳想到的卻是比以前更強的壓力。“身上肩負的責任更大,我需要考慮的更全面,而我也不能再依靠其他人,關鍵時刻要自己做決定了。”
但機長也只是一個職業。李琳輕松的笑著說,眼神又開始閃閃發光。

她的人生有好多高光時刻,成為飛行員,成為副機長,找到志同道合的愛人,作為連接云南現在和未來的代表,出現在云南的形象宣傳片《詩的遠方·夢的故鄉》里……
但她最近的一次閃閃發光,卻是在她兒子的描述中。在幼兒園,兒子驕傲地跟老師炫耀“我媽媽就要成為機長了。”
她想起第一次手握駕駛桿,飛機開始爬升,穿過云層,她見到了從未見過的壯美的藍天……

人生處處充滿了轉折和驚喜。
無論是從女空乘到女飛行員,
還是現在正在努力成為女機長的李琳,
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可能與潛力。
如果當時沒有想要改變現狀的擔憂與決心,
云南民航圈可能就會少了一名這么優秀的女飛行員。

“云南朋友圈”也會因為有這些努力的民航人更加精彩,云南會離世界越來越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瀘州云龍機場6月27日試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