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公司航空租賃業務崛起
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近日在天津成功交付了第100架大型飛機。
此次順利降落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A330-300遠程寬體客機,是工銀租賃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簽訂的4架A330售后回租飛機中的最后一架。
航空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目前全球航空運輸企業所使用的飛機大約三分之二通過租賃方式獲得,我國現有的1700多架商用飛機中,有近1000架飛機來自租賃公司。
然而,在這近1000架飛機中,由國內租賃公司租給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不到100架,占國內航空租賃市場10%左右,另外90%均由國外的公司提供租賃業務。但在近年來工銀租賃、國銀租賃、民生租賃、交銀租賃等多家公司進入國內航空租賃領域之后,業務規模增長迅速,正逐步打破外資對國內航空租賃市場的壟斷。
“工銀租賃成功交付運營第100架飛機,體現了中國金融實力的壯大、中國金融企業參與改寫國際航空租賃版圖的決心。”工銀租賃總裁叢林稱,從人民幣國內融資租賃業務,到美元業務、保稅租賃和境內外業務開展,再到飛機批量采購,成功探索了國內租賃企業開展飛機業務的三個階段,工銀租賃正成為全球主流飛機租賃公司中的一員。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歐美的航空租賃滲透率在17%左右,日本超過10%,中國現在的航空租賃滲透率為3%,遠遠落后于成熟市場國家,國內航空租賃待開發市場空間巨大。
同時,國家在政策方面對國內航空租賃業務發展也提供了支持。2012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改善金融服務,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國內航空租賃業發展。
業內人士稱,未來若干年為適應民航快速發展的要求,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將繼續擴充,會成為航空租賃發展的黃金時期。
根據工銀租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3年4月,工銀租賃境內外總資產近1430億元人民幣。在航空租賃領域,境內外客戶已達37家,其中國內客戶12家、海外客戶25家;經營管理的飛機突破300架,飛機資產總額超300億元人民幣;公司的愛爾蘭平臺擁有和管理了55架飛機,總資產超過30億美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港建設等于再造鄭州
- 下一篇:民機產業化進程提速 國產飛機制造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