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直升機產業鏈將三四年內形成
雖然我國還存在低空空域尚未完全開放、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和相應的法規有待完善等制約,但隨著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直升機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用直升機產業鏈將在3~4年形成,直升機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副總經理余楓透露,去年中國國產直升機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量達20余架,增幅顯著,盡管從數量上看并不多,但相比前幾年,每年僅有1~2架的年銷售量,國產民用直升機自主研發的步伐將會加速,國產民用直升機在國內直升機消費市場的占有比重將會迅速提升。民航直升機產業發展作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對拉動內需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大有裨益。同時,我國民用直升機必須走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道路。在這過程中,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
中國直升機工業發展已有60年歷史,近10年,尤其是最近4~5年民用直升機制造得到了快速發展。余楓談道,美國的通用航空領域飛行器的使用量每年最高時可達10多萬架,最低時也有7、8萬架,其中直升機的占比超過一半。由此可以預測,我國的直升機使用規模有巨大的空間。隨著我國通用航空的快速發展,民用直升機的產業鏈將在3~4年形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