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深飛”催生深港機場新格局
內地游客赴港澳不直飛,而是從深圳“借道”。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 “經深飛”發展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經深飛”項目自2007年啟動以來,6年間共接待旅客逾1200萬人次;去年“經深飛”旅客更占深圳機場全年客運的1/10以上。有業內人士表示,“經深飛”在為深圳機場聚集客流的同時,更將促使深港兩地機場由多年來的同業競爭走向分工合作新格局。
“經深飛”機票便宜40%
航班直飛講究的是“點到點”的快捷,讓龐大的客流放棄這種快捷,而從深圳乘坐大巴或船班再前往港澳旅游,“經深飛”何來如此魅力?
“拿一條航線來說,從西安機場到香港九龍市區,直飛香港機場的話,大概要花1700多元,270分鐘,如果從西安飛深圳機場,再從陸路前往九龍,大概花1000多元,便宜了40%,花費的時間是240分鐘。”深圳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淮十分自信,“不只是西安一地,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價格和時間優勢。”
支撐深圳機場“底氣”的是深港兩地45個加盟單位,涉及海、陸、空、鐵等運輸方式以及票務、酒店、旅游、景點等各個方面。南航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鄭偉斌向記者透露,南航與中港通巴士公司和信德船務公司聯合推出的“憑南航登機牌購車票、船票享直減優惠”的政策,旅客僅需一次在線付款,即可 “飛深圳,游香港”。而南航頭等艙旅客,還可以在深圳機場享受“專車送香港”的服務。
加盟“經深飛”的冠忠環島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深圳機場與香港之間的“經深飛”機場大巴已經加密至每15分鐘一班。同時,每天還有600多輛次的商務轎車往返深港之間,“旅客從深圳過香港,可以一地兩檢,人和行李都不用下車,比自由行還方便。”
改寫深港機場競合格局
“經深飛”客源龐大,引無數民航、海運和陸路交通企業“折腰”,何以香港機場不直接“吃下”?有業內專家分析,珠三角機場群競爭激烈,然而合作分工也伴隨其中,“緣于兩地機場定位不同。”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原院長田寶華認為,2012年,香港國際通航點超過170多個,目前2條跑道運行已經接近峰值,其航線中75%以上都是國際航線,“跑道的起降時刻資源是有限的,洲際飛行引進的是大型航班,可以在最短時間運送更多旅客;如果飛國內航線,只能是中小型飛機,旅客運輸量也會下降,對于機場沒有好處。”
“香港機場第3跑道建與不建還是未知,意味著短期沒法加大航班數量。”機場公司張淮認為,2015年以后,香港機場可能主要是以洲線航空為主,2-4個小時飛國內的短程航線沒有效率不會出現增長,而這樣的話,恰恰是深圳機場的優勢。
記者了解到,深圳機場目前通航107個城市,其中國內城市86個已開通156條航線,其中國內航線121條。“以2-4小時航程為主的國內航線正適合將內地客人運至深圳后再從陸路轉運港澳,深港兩地機場競爭中達成合作,將形成新的民航格局。”有業內人士表示。
T3航站樓將設“經深飛”專區
隨著“經深飛”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內地旅客經深圳機場赴港澳游,同時也吸引了港澳旅客經由深圳機場中轉到內地。
“深圳機場還將有更充足的保障能力。”張淮介紹,今年底深圳機場將啟用新T3航站樓,面積達45萬平方米,保障能力將達到4500萬至5000萬人次,而目前深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還只3000萬不到,“空間綽綽有余”。
據了解,新T3航站樓將會設置非常舒適的相當于公、商務艙設施水平的“經深飛”客人休息室,同時有更醒目的引導系統,還將安排專用設施、專用柜臺,有條件、有需要的時候,可能會有專門的值機區、專門的安檢通道。
有數據顯示,目前大珠三角客源生成量超過1.4億人次。而到2030年,這一數據將翻一倍達到3億人次以上。按照目前珠三角五大機場的狀況,深圳機場將至少承擔6000萬-7000萬人次的客運量,這也給“經深飛”留下較大的發展空間。
“這是一種全新的機場‘多式聯運’模式,符合國家的建設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思路。”民航專家田寶華認為,源源不斷的“經深飛”客流必然會給深圳機場、航空公司、地面運輸企業、地面服務企業和快船公司等帶來更多的增值,形成新的民航產業鏈。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所教授鄭天祥表示,未來深圳機場要通過航空產業多元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