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祝橋:航空產業為都市型航空城“筑橋”
浦東國際機場、中國商飛總裝基地、空港綜合保稅區“常住”浦東新區祝橋鎮
航空產業為都市型航空城“筑橋”
上海在大力實施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中,國際航空資源配置中心功能四大要素聚集到了上海浦東新區祝橋及周邊板塊,祝橋成為一座呼之欲出的航空新城。圖為浦東祝橋空港工業區辦公大樓。供圖鮑筱蘭
“下了飛機,就可以直奔迪士尼輕松游覽,而行李會自動送到祝橋地區的酒店。”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稚鴻這樣描繪祝橋的未來。
從17年前名不見經傳的農業小鎮,到如今成為浦東國際機場所在地,上海市浦東新區祝橋鎮緊緊抓住浦東機場開發建設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航空產業,成為浦東在“二次創業”進程中的戰略突破口和支撐點。
數據是上好的證明——2014年,浦東機場飛機起降40.22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5166.18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浦東機場正式跨入世界超大型樞紐機場“俱樂部”;完成貨郵吞吐量317.82萬噸,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三。隨著第四、五跑道建設,預計到2020年,浦東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突破420萬噸,有望跨入世界十大機場行列,建成品質領先的世界級航空樞紐。2014年,祝橋鎮三業總產值606.6億元人民幣,其中,二產250.5億元;三產350.47億元,占比超過57%。
除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外,祝橋鎮與其他國家戰略項目也近在咫尺——中國商飛總裝基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綜合保稅區)均是祝橋的“常住居民”。地處“虹橋-浦東”空港發展黃金軸的祝橋鎮,已成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腹地。依托機場,航運產業鏈已然成型
2011年12月,浦東新區原川沙、六灶、祝橋三鎮實施區劃調整,將三鎮撤并成新的川沙新鎮、祝橋鎮。其中,川沙新鎮中的原機場鎮(施灣、江鎮)部分,與祝橋鎮合并,設立了新的祝橋鎮,沿著川南奉公路和浦東運河邊,統一規劃城市建設,服務大客機和空港經濟發展。
如今的祝橋鎮,東接浦東國際機場和空港綜合保稅區,南擁商飛總裝基地,西臨迪斯尼樂園,北靠“虹橋-浦東”空港發展黃金軸,雄踞上海外高橋港、浦東空港、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區”產業帶的核心區域,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腹地和中國大飛機產業的基地。浦東國際機場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全部都在祝橋鎮區域內。
可以說,1997年浦東國際機場一期全面開工建設,以及2011年將機場周邊施灣、江鎮區域整體劃入祝橋鎮,是祝橋發展歷史上的兩個重要轉折點。事實上,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空港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商飛總裝基地的落戶、浦東機場第四跑道的建成以及迪士尼主題樂園的即將開園,已經使祝橋鎮成為擁有多稟賦的航空城。
祝橋鎮最新規劃顯示,祝橋全鎮產業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原上海祝橋空港工業區與周邊3個產業區合并為上海浦東空港工業園,成為上海市級工業區,加上國家級空港綜合保稅區、祝橋空港倉儲物流園區等3個板塊,為區域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祝橋境內吸引的內外資企業2000余家。其中,DHL、UPS、飛利浦、漢高、日本森松、日本歐利生、新加坡赫比、重礦連鑄、市一電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企業,相繼在祝橋投資落戶,龐大的國際航運產業鏈已在祝橋板塊內成型。
國際航空資源配置中心的四大功能要素,包括國際航空客運中心、國際航空貨運中心、國際航空器制造中心以及國際航空自貿中心。“目前,世界上能同時具備3個要素的僅有香港、迪拜、洛杉磯等少數空港經濟區,而四大功能要素齊全的空港經濟區,僅有位于祝橋的浦東機場及其周邊地區。”浦東新區改革與發展研究院航運貿易研究室負責人熊競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浦東國際機場第四、第五跑道建設,預計到2020年,浦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可達8000萬至1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500萬~600萬噸,中轉比例達15%,成為位居全球前列的特大空港。而在2015年上海迪斯尼開園后,預計客流量將達1000萬人次,這對于相距僅10公里的祝橋來說,無疑也是一筆巨大的客流財富。
集聚產業,航空城已露荷角
據悉,浦東將用15~20年時間,形成產值規模1000億元以上、財政貢獻100億元以上的民用航空產業集群,發展成為亞洲最大、世界著名的民用航空產業基地。而總裝制造中心也落在祝橋,加上臨港產業區的民用航空配套產業基地,祝橋都市型航空城夢想已經起航。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常委王文斌說,在中國商飛公司“一個總部、六大中心”的整體布局中,將會圍繞祝橋鎮,重點開展總裝制造、試飛交付、飛機維修等3個方面的能力建設。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兆杰則表示,期待自貿試驗區和各大機場區域在強化國際航空服務功能、促進臨空產業發展方面加強合作。
祝橋將在優化航空城發展空間布局、提升航空資源配置能力、完善城市配套服務、保障以及創新開發體制和機制上,全力推進都市型航空城的建設。
UPS(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2008年12月9日,UPS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立的上海國際轉運中心正式落成。作為UPS全球第三大轉運中心,這里擁有上海地區面積最大的現場海關監管區,提供7天24小時清關服務。
UPS中國負責公共事務的副總裁熊建介紹說,上海國際轉運中心共有7條分揀流水線,2300多米長的傳送帶和47個入塢港,貨物分揀能力能達每小時17000件。
“我們空港辦就設立在浦東國際機場,機場里的部門和單位一有什么需要,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協調處理。”祝橋鎮空港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空港辦是專門服務于浦東機場及其相關企業的綜合服務部門,是祝橋鎮政府創新建立的,在其他街鎮沒有的部門。
此外,據祝橋鎮經發辦介紹,祝橋鎮設立了創新資金,用來扶持產、學、研項目和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科技創新項目。
具體方式包括:對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基礎規模和經濟效益的企業,需要進行新項目研究開發、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且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已經給予貸款的項目,以貸款貼息方式給予扶持。貼息額度以該項目貸款額年利息的20%~30%給予補貼。在資金資助方面,對具有專利證書的科技創新產品,按當年度授權的每個發明專利3萬元、實用新型專利0.5萬元、外觀設計專利0.1萬元進行獎勵。對獲得上級科技部門獎勵資助的科技項目,按資助的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鼓勵發展低碳經濟,對企業根據政府的產業導向要求,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給予10~20萬元的獎勵。吸納就業,航空產業已成主力“機場及其周邊地區的開發建設,給群眾帶來的最大變化就體現在就業崗位上。”祝橋鎮朝陽居委書記、主任金玉峰表示,“目前,在機場就業的群眾月收入一般在兩三千元,有的甚至能超過5000元。”
祝橋鎮人力資源保障事務中心馬備紅稱,祝橋鎮之所以就業率高,主要的優勢就在于緊鄰浦東國際機場、空港綜合保稅區、商飛總裝基地、迪士尼樂園以及前不久開業的奧特萊斯等大型項目。 “在祝橋的用工單位中,圍繞浦東國際機場的企業就有18家,包括上海吉祥航空配餐公司、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浦東機場華美達大酒店、上海笛波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浦東自貿區企業9家,包括天戈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上海全日輝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等;以及奧特萊斯企業3家,等等。”馬備紅說,“就業崗位涉及機場服務的各個環節,有前臺服務、客服、倉庫管理員、安檢、單證操作員、報關員、進出口空運業務員、保潔員、綠化工等。”
“我們公司的前身是上海航城勞務輸出服務公司,主要面對的是機場集團,主要招收的就業人員也是附近的居民。”專門從事浦東機場勞務人員招聘的上海笛波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德忠介紹說,“總的來說,浦東機場招收的工作人員主要對象還是附近的本地居民,本地居民也愿意來機場工作,一方面,就業環境比較好,離家近;另一方面,收入也不低,平均工資一年在5萬元左右。”
據了解,從2011年起,祝橋鎮就設立了專門的促進就業獎勵基金,僅2014年一年就獎勵了71.78萬元。凡是企業錄用經勞保所推薦的本鎮戶籍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辦理錄用、繳納社會保險的,一次性獎勵用工單位每人500元;見習單位對見習期滿后留用的,獎勵企業每人1000元。
“2012年5月,我們在空港工業區的招商中心,專門劃出了100平方米的服務場所,成立了祝橋鎮空港工業區就業服務站。每年成功就業的500人中,有一半去了機場。”馬備紅說。
一位當地居民稱,之前拜師學藝要交學費,但在祝橋鎮不僅可以免費接受勞動技能培訓,到企業上班后還有補貼。這些變化都源于當地航空產業的聚集和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公務機兩年“窩冬”后市或有復蘇
- 下一篇:成都雙機場這樣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