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寶:深圳發展通用航空優勢明顯
通用航空是除了商業航班及以軍事為目的的飛行活動之外的所有航空活動,如公務機飛行、醫療救援、航空攝影、勘探測量、農林消防、新聞、公安執法、飛行員培訓等。柯玉寶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國家經濟實力整體提高,通用航空市場空間巨大。隨著中國航空領域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中國通用航空將迎來發展的好時期。深圳可借助前海的政策優勢,迅速發展通用航空業。
中國通用航空發展空間很大
“中國與美國有幾十年的差距,包括機場、飛行員、航空器,差距大意味著發展空間大,有潛力。”柯玉寶介紹,在飛行人才方面,美國持有飛機執照者有六七十萬人。中國截止到2014年底,只有39881人,不夠美國零頭;在飛機方面,美國通航飛機23萬架,中國1700架;在機場方面,美國有19600個機場。中國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的機場65個,加上325個臨時起降點,再加上民用航空運輸機場,總共不到600個。在通航量方面,美國去年飛行量為2480萬小時,53.1%為私人飛行。中國飛行作業量50多萬小時,其中私人飛行為零。“看到差距就看到發展空間。只有私人飛行發展起來了,中國通航工業才能發展起來。僅僅靠作業、培訓的飛行量,遠遠達不到通航飛行目標。”
國家空管開放力度加大
柯玉寶介紹說,近年來,國家從飛標、試航、空管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201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拉開開發低空資源、促進通航發展的序幕。意見明確,2011年進行試點,2015年深化,2020年進行普及,對空域進行分類劃分。2014年召開的全國低空會議,更顯示了國家空管改革的決心。空域分為三類,其中122個為管制空域,需要提前申請并接受航管部門管制指揮;63個為監視空域,僅需要備案,確保雷達看得見、能夠聯系上;69個為報告空域,類似于自由飛行。另外還有12條低空航路,將69個報告空域點連成線,現由線組成面。這一規劃一旦公布,將對空管改革向前推進一大步。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表示,中國有2800個縣,如果能做到一個縣一個通用機場,將是巨大的拉動基礎建設的經濟增長點,將開啟中國通用航空的黃金時代。
深圳發展通用航空優勢明顯
柯玉寶表示,深圳是改革開放前沿,經濟發達,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具備發展通用航空的先天條件。
深圳是全國4個飛行服務站(FSS)試點之一。FSS可以為通航公司搭建一個平臺。深圳是全國4個建立FBO的城市之一。FBO是設在機場為除了航班飛行之外的小飛機、特別是公務機和私人飛機提供加油、維修、旅客等服務的綜合通用航空服務公司。在國內開放1000米低空試點中,深圳是第一批試點城市。
柯玉寶簡介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飛行委員會委員。民航局飛行委任代表、執照考試員。畢業于空軍航空大學,曾駕駛殲擊機在空軍部隊服役多年。創建多家航空俱樂部、通用航空公司及通用航空機場,并擔任要職。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