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機場打造繁忙空港 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8月1日消息:秦皇島——渤海之濱的一顆明珠,近日榮膺“城市公共休閑服務與管理示范城市”稱號,是繼“中國最佳休閑城市”和“國家休閑創新獎”之后的又一殊榮。但與城市定位不相匹配的公益基礎設施——機場卻遠遠落后于城市發展需要。筆者從業近20年,親歷了小型機場經營的舉步維艱。擁有設施完備、航線布局完善的現代化機場是每個民航人的夢想。構建美麗機場、繁忙空港成為民航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古有“要想富、先修路”;今有“要開放,建機場;要想強,上民航”。秦皇島市制定了“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旅游興市、文化鑄市”的發展戰略,筆者認為要做好這篇文章,必先發展交通,構建完善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體系。民航業作為秦皇島綜合交通的“短板”,空中網絡布局亟待完善,秦皇島市應把培育空中航線作為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的突破口,積極發展民航業,啟動實施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引擎。
秦皇島機場航線運營情況
秦皇島機場于1985年首航,航線曾通達北京、上海、廣州、首爾等20多座城市。目前只運營秦皇島—上海、石家莊、大連、青島4條航線。201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5.5萬人次,較2010年20.1萬人次呈逐年下降趨勢。受軍民航機場、國內運力短缺、航線培育資金不足等因素制約,運營近30年的秦皇島航空市場仍處于培育階段,被起步比秦皇島機場晚20余年的省內唐山、邯鄲機場超越,更是被第一批沿海港口開放兄弟城市甩在了后面。秦皇島民航業亟待發展。
打造美麗機場、繁忙空港,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民航是實施“開放強市”的必然需求。日前河北沿海地區開發建設和京津冀經濟圈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秦皇島市也制定了“大發展、快發展、科學發展”的目標。縱觀國內外經濟強市,無一例外都擁有較為發達的交通業,尤其是擁有設施、航線網絡近臻完善的機場。與先進地區相比,秦皇島還有很大差距。未來十幾年,我國將進入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時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安全、高效的民航情有獨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為民航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沃土。在我國,許多地區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其中,民航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以鹽城為例,2004年,市財政補貼3000萬元開通鹽城—首爾包機航班,以滿足韓國現代集團在鹽城投資建設“汽車城”需求。2005年投資68億元的“汽車城”項目落戶鹽城。2010年,該項目上繳利稅29.73億元,帶動就業近5萬人。截至2010年底,600多家韓資企業相繼落戶,帶動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
發展民航是實施“產業立市”的必然需求。目前秦皇島處于建設沿海強市,打造美麗港城的關鍵時期。空港經濟作為新興的經濟發展模式,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有效引擎,對“產業立市”戰略的實施,打造沿海經濟增長極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航空運輸以安全、快捷、通達、舒適的獨特優勢,不僅確立了獨立的產業地位,而且成為國家戰略性先導性產業。2012年9月河北省副省長宋恩華提出“地面交通發達也需要民航業,未來民航將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重要的中心節點”的論斷。目前全國180個民航運營機場中雖然只有20余個機場盈利,但空中航線作為吸納高端產業的利好條件之一,會聚集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以石家莊機場為例,2011年石家莊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02萬人次,創造社會效益72億多元、相關就業崗位2萬余個。石家莊空港工業園區項目吸納總投資近百億元。
發展民航是實施“旅游興市”的必然需求。2012年秦皇島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2340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8.64萬人次,但以航空方式抵秦游客不足2萬人,客源地以周邊省市為主。航空與旅游的協調效應有待進一步挖掘。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1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國、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國。這將為我國民航發展,提供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航空旅游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旺盛,航空旅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
以保山市為例,在云南省“以航空為先導”的發展方針指引下,保山市騰沖機場2009年建成通航后,當年旅客吞吐量就達到了25.5萬人次,帶動騰沖縣旅游、商貿增長156%。2012年,騰沖機場旅客吞吐量46.6萬人次,帶動當地旅游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15%、23.8%。如今的騰沖已從邊境小鎮快速發展為中國面向南亞的第一縣。
助推“美麗機場、繁忙空港”建言獻策
一是按照省政府整體戰略布局,把優先發展民航作為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要的中心節點。把發展民航提升為“建設沿海強市、打造美麗港城”的重要措施之一,以擴大開放為契機,加速航線培育,構建相對完善的航線網絡。在經貿往來相對密集地區及重點招商區域開通固定航線,為經貿往來提供便捷的空中航線。選擇國內外熱點旅游城市開通旅游包機航線。二是以推進北戴河機場建設為契機,綜合考慮機場發展規劃,使其與當地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同時完善地面交通,使機場成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中心和吸引人流、物流的橋梁。機場建設與空港經濟區建設同步推進,打造以北戴河機場為中心的沿海空港經濟區。并出臺相關政策對創建空港經濟區提供扶持,為招才引智及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力爭形成“空港帶動產業,產業反哺空港”的良性循環。三是加大航線培育資金投入,將航線培育資金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綜合考慮航線收益。
在民航業屬于稀缺資源的時代,坐飛機還屬于少數人的奢侈行為,隨著河北民航大眾化戰略的實施,伴隨綜合交通體系的形成,飛機將和火車、汽車一樣,只不過是普通交通工具而已。平民化、大眾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夢、我的夢——構建美麗機場、繁忙空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俄羅斯航空業力爭“雙腿走”
- 下一篇:福建旅游業謹慎看好印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