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農村小伙自制旋翼式飛機(圖)
29歲小伙張建國是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安子嶺鄉吉利峪村人,初中還沒畢業便外出打工,親手制作飛機并飛上天空是他多年的夢想。為研究發動機,他買來舊摩托車拆解研究,而后開辦了摩托車修理部,積累資金及維持生計。通過不斷學習積累,最終他成功自制了一架旋翼式飛機,如今已完成了十余次試飛,最大飛行高度達50米。讓人不禁感嘆這個農家小伙的創造力和膽識。
自制旋翼式飛機奪人眼球
張建國的修理部位于海港區北港鎮姚周寨村,3月12日上午,記者趕到這里時,小張正在忙著給顧客修理電動車,對于他的修車手藝及人品,一旁的幾位村民贊不絕口,對于他制作的飛機更是感到驚嘆。
這架旋翼式飛機就擺在修理部門前的空地,不斷吸引著過往村民的目光。飛機高約3米,重達150公斤左右,主要由發動機、起落架、螺旋槳、座椅、油箱、轉速儀表、操縱桿、三個輪胎及兩個3.5米長的旋翼片等組成,尾翼處標著“QHDJGFf001”字樣。
小張介紹說,這架飛機的總造價約5萬元,使用普通的93號汽油,旋翼轉速達到200多轉就可以離地飛行,油箱加滿可連續飛行1小時,最快飛行速度約100邁左右。如今,他已完成了10余次試飛,最大飛行高度達50米。
造飛機從拆解摩托車做起
張建國生于1986年,自幼對飛行航空器有著濃厚興趣,初中二年級沒上幾天便離開學校到工地上打工。多年來,親手制作飛機,飛上天空始終是他的夢想,打工之余他便從書籍和網絡上了解飛機制造、空氣動力學、螺旋槳等方面的知識。
2012年,小張決定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而駕駛安全、制作相對簡單的旋翼式飛機成為他的目標,為有充沛的時間造飛機,他離開了工地。“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為了研究發動機,他買來破舊的摩托車拆解學習,弄清了發動機的構造及工作原理,同時也掌握了摩托車維修技術。為維持生計并積累資金,他在姚周寨村租了屋子,開辦一家摩托車、電動車修理部。
無意中實現首次離地飛行
因資金有限,小張從舊貨市場買來一個摩托艇的二手發動機,并進行了改裝。同時,根據自己繪制的圖紙,購買航空鋁材加工起落架、操縱桿等部件,并進行組裝。2013年初,一架旋翼式飛機終于制作完成,這讓他興奮了很多天。
“飛機首先得會跑,我雖會開汽車及摩托車,但最初駕駛旋翼式飛機時很不適應!”小張講,這種飛機在地面滑跑時由雙腳操控方向,用一側操縱桿手動加油,他第一次上路行駛中左搖右晃走“S”形,練習了10多天才逐步熟練。
小張講,去年夏天,他在練習滑跑中不斷加大油門,無意間飛機竟突然離地一米飛行了20多米,當時自己既緊張又興奮。通過不斷改進試飛,3米、10米、20米、50米……飛行高度不斷增加。
希望飛機能用于生產生活
“這是第二架飛機,第一架已經報廢了,除了發動機,其它的部件都賣了廢鐵!”小張講,在一次在試飛中,因技術不夠嫻熟落地過快,飛機發生側翻,不過他沒有受傷。還有一次,飛機在二三十米空中,因火花塞故障發動機突然熄火,他冷靜操控旋翼,最終安全降落地面。
“父母考慮我的安全,一直反對我制作飛機,妻子也存有憂慮,不過我了解這種飛機,其非常安全!”小張講,旋翼式飛機使用的兩片旋翼沒有動力,通過起降桿操控改變旋翼角度實現升降,即便是發動機停止工作,旋翼的轉速逐漸降低,可以實現安全降落。
小張表示,讓飛機配備專業的航空發動機是他下一步的目標,同時,將座椅增至兩個,實現雙人飛行。同時,希望自己造出的飛機日后可用于航拍及空中農業撒藥等生產生活。考取旋翼式飛機的飛行執照需要20多萬元,他現在并沒有足夠的財力,不過他會努力朝自己的人生目標去努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