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欲靠機場再創經濟神話

據《華爾街日報》8月7日報道,隨著全球航空市場的快速擴張,中東地區為發展具有主導地位的國際機場展開搏殺。在阿布扎比、多哈和迪拜,政府正出資數十億美元投入機場建設項目,希望以此推動旅游、刺激房地產發展并吸引外國投資。這些城市的機場建設不只限于航班樓。為了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和乘客,航站樓中不斷增加高端購物中心、頂級酒店等附加設施。機場周邊地區也規劃建設辦公園區,倉庫以及住宅等。
創造商機還是泡沫
據報道,外國房地產投資者寄望于機場建設帶來成功。在阿布扎比附近的一片廣闊沙漠中,成千上萬的工人正在建設一個耗資30億美元的國際機場新航站樓。規劃者認為,航站樓的建設將帶動周邊地區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熱潮。美國地產開發商Related Cos就表示,將要再次開設一個55萬平方英尺的購物中心,并正在另外規劃350萬平方英尺的附加開發項目。
而類似的場景在中東其他地區同樣可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耗資150億美元、可容納2800萬名乘客的新機場已接近完成。按照計劃,機場附近還將建設一個大型商業區和住宅區。而擁有世界上最繁忙機場之一的迪拜,仍在繼續擴建名為“世界中心”的第二個國際機場,開通之后,這一機場的年吞吐量可超過1.5億人次。
這3個沙漠城市計劃3倍擴大其機場容納能力,目標意在吸引更多歐亞航線的乘客.不過航空專家Mathieu Blondel說,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航線流量預計在2031年前增加1.2億人次,這一數量大大少于這3個城市計劃中的吞吐量。不僅如此,這些城市還面臨嚴峻的外部競爭。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政府近期也提出計劃建設年客運能力1.5億人次的全球最大的國際機場,而其目標同樣也針對歐亞航線。
這些中東國家雄心勃勃的計劃也引起分析師的擔心。分析師認為,在波斯灣這樣一個小角落,過多的供應可能最終會讓指望機場帶來成功的地方政府和外國投資者敗興而歸。而且全球經濟衰退、航空燃料和門票價格的上升以及中東地區政治動蕩等因素也可能會削弱需求。此外,空中交通擁擠不斷嚴重也不容忽視。
迪拜看好未來發展
不過,參與機場建設項目的官員和規劃人員試圖打消對可能存在的泡沫的擔憂。他們指出,由于機場是階段性建設,他們可以在需求減弱的時候減緩建設速度。
此外,樂觀的看法認為,這3個海灣城市的乘客數量已迅速擴大。根據國際機場協會的數據,這3個城市的乘客流量從2003年的2700萬人次增到2012年的9300萬人。迪拜機場的首席執行官Paul Griffiths表示,迪拜機場仍存在巨大的容納能力不足的問題,現在正需要迅速擴張。
2003年,迪拜機場只有1800萬名乘客,但阿聯酋航空公司的迅速擴張導致了迪拜機場國際乘客數量在2012年達到5700萬名,并計劃在2015年超過倫敦希思羅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化交通樞紐。
不僅如此,迪拜機場的免稅店預計今年的年收入可達到18億美元,較2012年再度上漲13%。此外,房產經紀公司的調查顯示,在迪拜機場自由區的工業區、周邊的物流和商務區的租金,相較迪拜其他工業區的溢價率達到6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