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演“雙城記” 助推通航產業再騰飛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和相關政策的出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通用航空將進入產業“黃金期”,中國將成為世界通用航空市場發展最快的地區,并帶動超萬億元規模的市場。基于對這個巨大市場前景的憧憬,各地政府發展通用航空的熱情空前高漲,江西也不例外。
早在2011年,為加快推進江西民航發展,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中國民用航空局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舉行了高層會談,李家祥局長和鹿心社省長在會談中表示要共同努力加快江西民航的發展,民航局積極支持江西優先發展民用航空戰略,支持江西民航發展規劃,支持江西省建設航空工業城。
江西是航空資源大省,南昌和景德鎮兩地航空制造產業基礎雄厚、技術力量強大,一出“雙城記”先通航時代到來之前,已經拉開了序幕。這些航空資源,為發展通用航空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而通用航空的發展,又促進了江西地區經濟的繁榮和生態環境的建設。
回眸:飛播造林帶來的綠水青山
7月9日上午9時20分,本報“通用航空萬里行”江西報道組一行3人乘坐的CA1573航班很快就要降落在南昌昌北機場。飛機緩緩下降時,望眼窗外,滿目綠色植被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良好的生態環境,印證了江西省委、省政府“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宗旨。殊不知這其中,通用航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從1965年到1997年,為綠化、美化江西,改善江西生態環境,中國民航使用運5飛機,連續實施飛播造林工程。“一架運5飛機,一架次裝種900公斤,可播6000畝,一天能播2萬畝~3萬畝,相當于2000個~3000個勞動日的人工播撒量。”一位當年執行過飛播造林任務的老飛行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那時候,大米也就2毛錢1公斤,飛播種子卻要近20元1公斤,這些都是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我們要控制播幅,根據地形控制飛行高度,提高飛播質量。”
在2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6年)的時間里,中國民航的飛機飛遍了江西的天空,為座座山川鋪墊上秀色,用飛播造林的優異成績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的無私奉獻在江西人民心中樹起一座綠色的豐碑。當地的老百姓都稱“民航的飛機播下了金種子”。
記錄:做中國的西雅圖與圖盧茲
飛播造林使用的運5飛機,恰恰也是江西制造的。生產該機型的中航工業洪都集團前身國營洪都機械廠成立于1951年,后更名為南昌飛機制造公司。1954年,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初教5”從這里起飛,成為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走向制造的里程碑。近年來,洪都集團努力開拓轉包生產新領域,形成了“軍民并重,兩翼齊飛”的局面。自2010年始,江西舉全省之力,全力支持大飛機項目和南昌航空工業城建設,并成立江西洪都商用飛機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0億元打造南昌航空工業城,預計至2018年全面完成航空工業城的建設,實現總收入1000億元。
在離南昌不到200公里的景德鎮,是江西航空產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基地——中國直升機的搖籃。這座千年瓷都,不僅有國內兩大直升機制造企業之一的中航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還有我國唯一的直升機研究所——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它們都是在1969年應國家三線建設的需要而成立的。40余年來,景德鎮創造了軍民用直升機多個機型研發生產的奇跡。今年3月,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來到這里調研時指出,我國直升機研發和制造取得了顯著成績,民航方面要與工業部門一道致力于直升機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共同實現民航強國夢。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南昌和景德鎮兩地互補性強,“只要在上海、西安、天津等地的強勢挑戰中進行好差異化競爭,未來前景不可限量”。也許,南昌與景德鎮正在夢想成為中國的西雅圖與圖盧茲。
展望:民機成為發展經濟新引擎
國際經驗表明,航空工業作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產業,一個項目發展10年后帶來的效益產出比高達180,并能為相關產業提供12倍于航空工業的就業機會。《江西省工業重點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顯示,到2015年,該省航空制造產業及延伸產業要實現年收入900億元、利潤52億元的目標。
國務院頒布的相關條例已明確支持國產民機制造業,鼓勵政府與企業形成聯動機制。南昌大學一位研究區域經濟的專家指出,航空工業不僅將徹底做大江西的經濟總量,還會實質性地提升江西的產業層次,是江西實現綠色崛起、轉型升級的真正引擎。
除傳統研發優勢外,江西有許多特有的天時地利,如: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較好,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罕見;有用于飛機生產的稀有金屬,可進行深加工,培育其特有的通用航空飛機零部件產業等。
當然,也有專家指出,江西航空工業要向上游延伸到基礎產業環節和技術研發環節,向下游延伸到市場拓展環節,將重點放在航空材料、材料加工、零部件、機載設備、航空服務等方面,打造集技術研究、型號研制、銷售、航空培訓、使用、維護保障于一體的產業鏈。
其實近些年來,通用航空在江西運用的范圍已經越來越廣。如每年冬春之際的空中增雨和森林巡護,水稻種植大戶用飛機噴灑農藥滅蟲害等已很常見。不僅在農林領域,7月28日廬山觀光直升機的正式通航,或許標志著通航與旅游業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開始。“前期市場肯定要培育一下,但我相信前景是好的。”廬山直升機旅游管理公司總經理胡峻水信心滿滿地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觀光直升機還將飛翔在江西其他名山秀川上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