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藝龍整合艱難 攜程擴張何以為繼?
2015年6月9日,有消息稱攜程將全資收購易到用車。
實際上,易到曾與滴滴傳過“緋聞”,隨著滴滴與快的合并,傳聞不攻自破。在今年3月,有投資界人士向媒體透露,“在百度的斡旋下,易到與Uber經過數月談判已于近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對此,攜程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市場傳聞不予評論。”資料顯示,攜程之前相繼投資了易到用車、一嗨租車等出行企業,其中,攜程投資易到總價值為5300萬美元。
勁旅咨詢CEO、首席分析師魏長仁表示,“短期內攜程應該沒有必要收購易到。因為易到算是最早的專車企業,雖然現在專車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它仍有自己獨立發展的空間。攜程已經戰略投資易到了,業務上可以協同,易到的團隊也可以獨立運營和發展,沒有必要完全控制。”
減分的藝龍?
近年來,攜程采取了積極進取的投資策略,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在和旅游相關的產業進行了布局,特別是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而在完成一系列投資之后,目前攜程將重點延展到投資后的管理上。
攜程告訴記者,“大家更多的目光都放在投資本身,其實投資后事情才剛開始,我們更多工作是放在投資后的管理,戰略拓展,發掘潛力,比如新業務模式如何發展,如何做共享經濟等。”
而更早之前攜程收購了其長期的競爭對手藝龍,雙方的后續發展同樣備受關注。5月22日,攜程聯手鉑濤集團、騰訊收購Expedia所持有的藝龍62.4%的全部股權。交易完成后,攜程將持有藝龍37.6%的股權,成為藝龍的第一大股東,Expedia董事將退出董事會,未來藝龍繼續保持獨立上市,獨立運營。
按理說,這意味著雙方將結束魚死網破的爭奪,形成雙贏的局面。不過在此事件中出局的Expedia反而盤中創下了歷史新高。
眾所周知,攜程與藝龍起始時間相當,兩者都為消費者提供酒店、機票和度假等全方位的旅行產品預訂服務,從中賺取傭金。只不過與攜程相比,藝龍更側重于酒店業務的發展。
然而,押寶酒店業務似乎并沒有讓藝龍意氣風發。從截至3月31日的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來看,藝龍的總營收為人民幣2.25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627億元下滑14%;凈營收為人民幣2.119億元(約合34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461億元(約合3960萬美元)下滑14%;凈虧損為人民幣1.807億元,與去年同期的凈虧損人民幣3540萬元相比有所擴大。
而在酒店領域,藝龍的增量已經不及攜程。2015年第一季度,來自酒店預訂業務的營收同比下滑7%。一季度通過藝龍預訂的酒店客房天數為930萬,比去年同期的700萬天增長34%。攜程在一季度則實現了總收入45%的增長,酒店間夜量增長達到了60%。
在業內普遍看來,如今藝龍算不上優質資產,它不僅業務增長乏力,其管理層也缺乏相應的管理和執行力。老東家Expedia早就想甩掉這塊燙手山芋。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攜程看中的是藝龍的高端酒店預訂,此次收購更大程度像是為抑制競爭的動作。從之前攜程戰略投資同程、途牛等企業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同程在被收編之后,管理層遭到更換,而在業務層面,從此酒店市場預算被卡,不會再有更多補貼資金用于市場擴展,這種收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清除潛在威脅。
合并后遺癥
“閃婚”容易,但接下來的整合卻是難題。經過多年的比拼,攜程和藝龍在業務上有極大程度的重合,畢竟所有的戰略都是瞄準對方的,對方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一家酒店同時簽約攜程和藝龍的情況占到多數。顯然合并之后,并不會給攜程帶來很大的增量,反而容易讓供應商產生壟斷憂慮從而疏遠。
而在人員架構上,藝龍一直是職業經理人團隊,從去年開始高管團隊出現動蕩。去年9月,藝龍的COO謝震和CFO羅戎同時離職;今年3月,藝龍法務副總裁Sami Farhad和負責酒店業務的副總裁夏青寧離職。甚至還有說法,藝龍的CEO崔廣福將在收購過渡期后也離職。這樣一來,藝龍的核心管理人才所剩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攜程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虧損,今年第一季度虧損有所收窄,但財報的壓力仍不小。此時收購藝龍,顯然會給攜程的財務帶來負擔,因為藝龍的虧損時長與額度要遠遠高于攜程。那么攜程有辦法幫助藝龍扭虧為盈?抑或是任由其自生自滅?
攜程表示,“中國旅行市場規模巨大,潛力無窮,攜程和藝龍各自的市場份額都還非常小。通過此次的戰略合作,兩家公司可以更深入地發揮技術和服務的優勢,為客戶創造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為酒店合作伙伴提供更有效率的銷售渠道。攜程和藝龍的合作,未來會更加關注產品,服務和技術。”
而魏長仁則認為,“藝龍努力這么多年,也沒有成功扭虧為盈。目前進入到攜程體系中,他們共同的競爭對手去哪兒網還沒有競爭力減弱的跡象,所以他們也不會太減弱競爭的力度。短期內藝龍扭虧為盈的態勢不會很明顯。”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視頻行業優酷收購土豆的案例。在合并初期,集團要求兩大部門在品牌梳理、版權內容側重、自制內容分化、產品風格上各自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優酷更優酷、土豆更土豆”的差異化運營,擁有各自的品牌、內容、產品、市場。
不過實際情況是,新成立的優酷土豆集團并沒有逆轉兩家視頻網站虧損的命運,相反虧損還呈現出擴大的趨勢。合并當年2013年二季度的虧損額達到1.05億元,和去年同期的0.06億元相比,同比擴大了1650%,集團單季虧損額曾在今年一季度達到過2.32億元。
以廣告投放為例,當時原土豆銷售部門員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合并前優酷與土豆的用戶重合度很高,廣告商要在兩邊同時投放廣告。而合并后,一方面土豆的業績在下滑,另一方面廣告商不想在一個集團上投入兩份錢,一大部分客戶會選擇只在優酷投放廣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捷克通用飛機盼落戶云南
- 下一篇:新舊機場明確分工后 雙流臨空產業經濟迎來聚變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