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機場明確分工后 雙流臨空產業經濟迎來聚變拐點
6月3日,總投資20億的中國商飛民機示范產業園在雙流奠基。這是雙流機場與新機場間分工明確后,雙流迎來的首個臨空產業項目。
隨著一個個項目入駐及未來發展定位的明確,雙流臨空產業經濟也正迎來聚變拐點。
優質項目提升臨空產業服務能力
作為保障國產民機商業運營的重大工程,中國商飛民機示范產業園項目一直備受關注。
項目凈用地約570畝,總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據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史堅忠介紹,中國商飛將在成都開展國產民機示范化運營,積極打造飛機模擬訓練、航空器維修、航材資源、工程技術資源四大業務板塊。
實際上,中國商飛選擇落戶成都,有著更長遠的目標和規劃。
中國商飛總部在上海,此前掛牌的“四川分公司”是其組建的首個公司級地區發展平臺。按照中國商飛的戰略布局,中國商飛民機示范產業園項目以打造國際的、現代的、開放的、經濟實用的民機產業園區為目標,將建立面向中國西南、西北地區,東南亞地區的飛機維修及航材支援業務,以滿足國產民機商業運營保障需求。
這意味著成都未來在中國民機發展中,民機運營服務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而產業園的建設也將進一步帶動成都地區以及國有骨干航空工業企業的發展,促進航空產業在雙流的聚集。
臨空產業聚集效應顯現
在不久前舉行的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上,成都明確了未來新、舊機場分工:新機場將以國際航線為主,承擔部分航空貨運;雙流機場以國內點對點航線和航空貨件為主。作為成都七大衛星城之一的雙流縣也明確了發展定位——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和臨空產業。
事實上,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同時擁有“樞紐機場”、“綜保區”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縣,雙流發展臨空經濟早已具備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依托國際航空港和綜合保稅的基礎優勢,雙流縣已在機場周邊形成了以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為代表的工業集聚區和以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臨空服務業綜合功能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為代表的臨空經濟集聚區。
越來越多的臨空產業項目正匯聚而來。僅以航空物流業為例,目前,DHL等13家全球物流100強企業和10家全國物流100強企業已經進駐雙流。就在不久前,新加坡豐樹投資有限公司、新加坡傲凱國際集團等9家企業同時落戶雙流,這些企業也幾乎無一例外都從事臨空樞紐服務業、臨空物流業、跨境電子商務等臨空產業。
據悉,雙流縣已經開展臨港自由貿易經濟圈可行性研究等專項研究,編制完成臨空經濟“升級版”產業聚集區空間布局、用地規劃以及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一核兩輻射區”的臨空經濟總體布局已見雛形,未來將帶動四川乃至中西部臨空自貿經濟加快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