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聚焦:“小區帶動大省”的河南范本
中國民航網 記者 報道:早在幾年前,誰都不曾想到,我國典型的內陸省份河南能夠成為與歐美國家“比肩而居的近鄰”,更不會有人想到,“不靠海、不靠邊”的鄭州會成為河南省騰飛中原、連接世界的重要樞紐。但現實卻告訴人們,只要敢想、敢干且思路正確,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這一切都源于曾被定位為傳統地面交通樞紐的鄭州在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將目光瞄準了航空經濟這塊“肥肉”。特別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橫空出世,如同為鄭州這座古老的商都安裝了一臺嶄新的發動機,激發了它積蓄已久的活力。與此同時,由于航空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新動力”和“增長極”作用日漸突顯,航空港已經成為河南全省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和對外開放平臺,“小區帶動大省”的效應已逐步顯現。
離世界從未如此之近
“得中原者得天下”,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這句話被不斷地印證。隨著20世紀初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建成,這座古都成為了我國連貫東西、縱橫南北的鐵路交通樞紐,加之其自身地理位置帶來的公路優勢,鄭州的交通區位優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
但在陸路交通快速發展的同時,近年來,航空運輸越來越突出地成為河南省“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一戰略布局中的短板。“補上短板,河南就有可能搶占發展的制高點”。早在幾年前,就曾有人這樣預言。
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銳地抓住了航空經濟大發展的契機,聯合民航局向國務院正式上報了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請示。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鄭州航空港由此成為我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鄭州航空港的橫空出世,就如同搭起了一座立交橋,大大縮短了時空的距離,為河南打開了一扇直接面向世界各國的窗戶。河南,離世界從未如此之近。
富士康在鄭州的落戶發展厥功至偉。由于富士康鄭州園區生產著蘋果公司的iPhone系列產品,而且未來富士康還將在其他業務上加大在鄭州的投資力度,其產品大多要求方便、快捷到達全球各大洲。富士康入駐鄭州后,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選擇在鄭州機場開通貨運航線。截至目前,鄭州機場已開通了直達洛杉磯、芝加哥等多個國際城市的11條國際貨運航線,覆蓋亞太、歐美多地,占了中部地區國際貨運航線的九成左右。
航空港也吸引了歐洲最大的全貨運航空公司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將鄭州機場作為其全球第二個樞紐機場,每周安排4個班次的貨機執飛鄭州—盧森堡航線,并將其旗下不少于1/3的機隊安置在鄭州機場。
還有我們的近鄰泰國。以前,河南市場上銷售的進口泰國水果,主要從首都機場進境,再中轉到河南。如今,通過鄭州航空港,芒果、榴蓮這些進口泰國水果可以直接搭乘飛機運抵鄭州機場,運輸時間比之前縮短了兩三天。
受益于鄭州與世界距離的縮短,2014年,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1580萬人次、37萬噸,分別增長20.3%、44.8%,航空貨運增速連續兩年在全國前20個大型機場中居首位,貨運行業排名由2012年的全國第15名上升至第8名。目前,鄭州機場國際貨運航線占中部地區的95%,已覆蓋除非洲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鄭州機場已躍升成為國際知名度很高的貨運樞紐。
航空港火了,河南經濟活了
以航空業為代表的交通發展不斷提速,帶來的不只是鄭州城市群發展的加快,更給整個河南經濟的騰飛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iPhone5手機大陸內銷分撥中心在鄭州的建立,大大降低了蘋果手機的物流成本,帶動了富士康物流配套產業的發展。“全球超七成iPhone5產自鄭州”的消息,足以讓不少人驚掉下巴。不僅如此,不知從何時起,“蘋果”、大棗和山藥這新“三寶”已成為河南的一張別樣“名片”。
也正是由于富士康的落戶,鄭州航空港的智能終端產業正向全產業鏈條大步飛奔。河南省省長謝伏瞻透露,截至去年底,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已有正威、酷派、中興、天宇等89家手機整機及配套企業入駐,去年一年港區內手機產量達到1.43億部,約占全球供貨量的1/8。河南智能終端產業由富士康這“一個蘋果”,發展成了“一片果園”,河南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產業中心。
與此同時,在富士康等手機制造企業的帶動下,大批高科技企業入駐鄭州航空港,比如微軟、IBM等。據了解,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55億元,欲建設新型物流倉儲及電商產業集聚園區、多式聯運轉運基地、保稅物流基地、電商產業園等4個項目;正威集團電子信息產業園和半導體全產業鏈產業園落戶,項目總投資450億元;臺灣友嘉集團首批投資達350億元建設全產業鏈精密機械制造基地。
UPS、俄羅斯空橋、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多家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也陸續落戶河南,為鄭州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這也讓鄭州機場與國外樞紐機場的口岸合作進一步加強,加之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河南的現代物流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航空港火了!數據顯示,僅今年第一季度,鄭州航空港就完成生產總值95億元,同比增長14%左右;固定資產投資達58億元,增長4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9.5億元,增長1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80億元,增長16%左右;引進境內域外資金10.2億元,同比增長300%。“在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中,鄭州航空港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更顯難能可貴。”臨空經濟專家不免發出這樣的感嘆。
最重要的是,通過鄭州航空港,可以讓全世界更好地認識河南,了解這里蘊藏著的無限商機,從而吸引全球的有膽有識之士到這里投資和創業。據統計,2014年,鄭州航空港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79億美元,占到全省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還不到1億美元。
事實上,這也僅是鄭州航空港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幾個方面。綜觀近兩年河南的各項經濟指標,可以說,鄭州航空港的快速發展,使河南全省的經濟被盤活,河南距離成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也越來越近了。
航空大都市之夢
在國務院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中,航空港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其中一項功能是將其定位為現代航空都市。
其實,在國外,一個機場帶動一座城市的案例比比皆是。孟菲斯從美國南部小城變成大都市,阿聯酋迪拜在一片沙漠中建成世界繁華之都,荷蘭阿姆斯特丹從不起眼的海港成為航空樞紐,皆在于大力發展航空經濟帶來的飛躍發展。世界許多機場特別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吸引了大量高科技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并且擁有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優勢資源,使現代航空大都市不斷涌現。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河南也在將鄭州航空港打造成為一座依托機場的航空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在過去的兩年里,鄭州航空港共簽訂了48個重點項目合約,總投資額高達1500億元,這些項目涵蓋了國際會展中心、綜合商務樓和生物科技產業配套設施……鄭州市南部規劃面積約415平方公里的這片熱土每一秒都在發生變化。這是一種交通方式的改變引發的生產生活方式之變,大量的飛機在這里起落、大量的貨物在這里集疏,大量的人群在這里聚散,鄭州現代化航空大都市的構想已初露端倪。
如今,鄭州打造航空大都市的步伐仍在加快:機場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聚集于鄭州航空港,專門為港區企業員工建設的生活小鎮也已開工……現代化的航空大都市似乎越來越近。
“未來的鄭州航空港將是一座智能型城市,有著綠色生態的人居環境,藍領、白領將擁有和諧共處的生存就業環境。”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曾這樣描述。
與張大衛一樣,河南省民航辦副主任康省禎在勾勒這座新型大都市的輪廓時也提到了智能、環保的概念。在他的心目中,鄭州航空港還應具有大型、低碳的特點。他告訴記者,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力爭通過3年~5年的發展,基本確立鄭州國內大型航空樞紐的地位;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25年,建成全國重要的航空經濟示范區,基本建成國際貨運集散中心和鄭州現代航空大都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無人機+”時代駕臨
- 下一篇:天津自貿試驗區:將建全球航空資源配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