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提速 蓄勢待“飛”
近日,嘀嘀快的與北京華彬天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聯手,試水“一鍵叫飛機”服務,用戶可預訂體驗APEC空中游覽和京津間航線。圖為工作人員介紹提供通用航空服務的直升機性能。(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通用航空業被視作重要的新興增長點,但近年來發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亟待補強。與此同時,通用航空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受到眾多投資者青睞,從機場運營到零部件生產,再到融資租賃,通用航空全產業鏈都存在投資機會——
前不久,由商務部投促局、民航干部管理學院、北京市經信委聯合發起的首屆中國通用航空創業大賽在北京舉行,這是通用航空領域中第一個全國性、公益性、創新性的創業投融資扶持大賽。來自通用航空領域的近400位相關人員現場觀賽,其中三分之二為創業者或從業者。該賽事得到百余位創業導師的支持,獲獎項目受到了投資機構、產業園區的高度關注,賽后排滿日程表的接待參觀和投資者洽談讓獲獎項目體會到“被資本追逐”的感覺。
作為民航業的兩翼之一,通用航空業在近兩年得到密切關注,并被視作未來重要的新興增長點之一。不過從總體看,我國通用航空業依然處在初級階段,通用航空市場潛力仍有待挖掘。
發展提速 瓶頸仍存
自“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推動通用航空發展”之后,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政策的支持,還是企業的參與,各方對通用航空產業都給予了很大期望。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司長王長益表示,我國傳統通航作業領域穩步增長,新興通用航空領域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器引進管理權限得以下放,飛行任務審批程序進一步簡化,專項補貼也得到落實,商務飛行空中醫療新型通用航空領域加快發展。截至去年底,通用航空公司共239家,通用航空器約1600架,飛行小時數達到65.1萬,年均增長8.3%。
需要看到的是,通用航空產業涉及的關聯產業多、產業鏈長,直接涉及投資、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其范疇可延伸到制造、維修、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這說明產業拉動潛力大,但也意味著快速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不小。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副院長高洪江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目前面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方面:一是通用航空機場網絡布局尚未形成,規模化和網絡化程度太低;二是飛行服務站建設較慢,飛行的便捷性不夠,目前全國只有珠海、深圳、海南和沈陽4個地方有飛行試點站;三是針對通用航空的運行保障需要提升,汽油、航材以及相應的信息保障配套等方面均存在制約。
潛力待挖 投資看好
民航業談及國內通用航空的發展,總免不了與通用航空業發達國家進行比較。曾有數據顯示,美國擁有22萬架左右的通用飛機、60多萬名飛行員、1.5萬個通用航空機場,年作業飛行量超過2800萬小時。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國通用航空整體規模大、實力強,發展水平也比較高。
這種比較,一方面凸顯了我國通用航空業整體水平較落后的現狀;另一方面也說明行業待挖掘的潛力巨大。在許多投資者眼中,從機場運營到零部件生產,再到融資租賃,通用航空全產業鏈都存在投資機會。
通用航空制造商協會中國首席代表祝凱表示,2013年美國通用航空業及其帶動的產業鏈總產值達到2186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75%;從業人員110多萬,占當年全美總就業人口的0.6%;當年美國通用航空制造業以1∶3.3的比例拉動相關和周邊產業的就業人數,通過拉動就業,僅個稅一項就增加87億美元。她認為,目前中國通用航空業已進入蓄勢待發階段,不少投資者有意進入該領域。
拓展思路 注重創新
目前,我國已確立了較為明確的通用航空發展目標,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實現規模化發展,飛行總量達200萬小時,年均增長19%。截至2014年底,我國通用航空飛行小時數為65萬多小時,離預期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對此,業界有觀點認為,雖然通用航空產業承載了很高的社會期望,但基于行業現狀進行實事求是的判斷,短期內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要取得爆發式快速發展的條件并不成熟。但由于通用航空業的進入門檻相對運輸航空而言較低,在整個民航產業中的創業創新空間不小。
例如,在首屆中國通用航空創業大賽上,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洪提出,發展通用航空業在提升北京城市應急響應、城市治理作業以及商務飛行保障能力方面都能起到積極作用,也有助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他認為,從通用航空的產品來看,無人機設計、航電系統設計等都與信息化緊密結合;從運營看,飛行安全管控、航空測繪等都是信息化技術的集成應用;從服務看,航空產品交易平臺要依靠信息化手段來實現。李洪表示,“創業創新”和“互聯網+”是北京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借力點,重點在于通用航空業在各領域和“互聯網+”實現結合與創新,從而引導新的發展形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昌臨空經濟區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側記
- 下一篇:無錫考察團來建考察千島湖通用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