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區助推中國航空金融進入創新2.0
9月24日,第四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截至2015年8月底,,東疆注冊租賃企業1292家,新增注冊資本達989億元人民幣。結合國家對東疆“打造國家級金融與租賃創新示范區”的要求和自貿區的機遇,東疆在融資租賃業務的創新上不斷探索,并將中國航空金融的創新發展推向了新的發展空間。

第四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忠東在會上介紹:“截至2015年8月底,東疆注冊租賃企業1292家,新增注冊資本達989億元人民幣。完成534架飛機的租賃業務,其中含大飛機366架,公務機124架,訓練機22架,直升機22架,同時還完成了74艘國際航行船舶,8座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和11臺飛機發動機的租賃業務,飛機、船舶、海工設備租賃資產總額累計達330.6億美元。”

天津市副市長閻慶民在論壇致辭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張愛國發言
從2009到2015,中國的航空金融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平臺上,開始了從試點探索到創新示范的成長之路。中國航空金融由以摸索交易模式,增加業務量為主的1.0模式,開始邁入以資產管理、流轉、處置為標志的2.0時代。
“我們今年上半年與農銀租賃合作,在東疆操作完成了國內第一單保稅租賃飛機資產交易,開創了我國飛機租賃領域資產交易先河的一單業務。”工銀租賃航空部一位負責人說,“我們還在東疆操作完成了國內第一單帶租約的飛機項目公司股權轉讓業務。”這兩單業務標志著中國航空金融邁進了業務創新的2.0時代。
無獨有偶,2015年下半年,國銀租賃以租賃公司為主體與法國銀行開展結構融資,實現以境外低成本融資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租賃結構和跨境融資結構。這種在原有的“法稅租賃”模式下,利用自貿區優勢,優化和創新的更為成熟的租賃結構也被業界稱為“國際租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