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擬投資80億,15年內大部分縣市均擁有通用機場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9日從浙江省交通廳獲悉,《浙江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8日正式出臺,浙江將投入約80億元,到2020年,全省11個設區市都將建成1個以上運輸機場或一類通用機場;到2030年,大部分縣(市)擁有通用機場,形成“9730”總體布局,即9個運輸機場、7個一類通用機場、30個二類通用機場,若干個三類通用機場。
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具有機動靈活、快速高效等特點。
《規劃》對各地即將建設的通用機場做出了明確定位,如杭州、寧波的機場主要發展公務機業務,成為高端公務機的主要保障基地;溫州通用航空機場將主要滿足公務飛行、海洋維權、應急救援、農林飛行和私人飛行需求;舟山通用航空的目標是島際航空、海上搜救、海洋環境監測、石油勘探等業務,打造國家級通用航空飛行基地;嘉興機場則要力爭成為上海、杭州高端商務旅客公務機的首選停放地。
《規劃》中還指出,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通用機場建設,但事實上目前浙江多地在建的通用機場中,已經有民營資本的身影,在浙江文成、泰順、安吉等地打造的“通航小鎮”、“航空小鎮”中,也多為浙商主導投資。
作為全國通用航空綜合試點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浙江已建成并投入運營通用機場9個,包括建德千島湖、東陽橫店、平湖九龍山和舟山五島(東極、岱山、嵊泗、衢山、桃花)、浙醫二院醫療救援點,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擁有通用機場0.85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浙江人的“航空緣”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1991年,在坐飛機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個奢侈的夢想的時候,溫州人王均瑤就提出了“包機”的想法,他以非凡的膽識、誠懇和毅力,拿到了民航局和空軍的批準文件,在鐵桶般的民航格局中,創立了中國第一家民營包機公司,即現在吉祥航空的前身。
多年來,浙江人從未停止過追求飛行、渴望上天的腳步。浙江麗水市71歲退休醫生金紹智多年熱衷制造飛機,先后共組裝過4架小型飛機。2007年,他花4萬元買回一堆超輕型“小蜜蜂3C”農用飛機的二手零件,組裝了“小蜜蜂3C”并成功飛上天。但由于管制原因,私人飛行屢屢受挫。如2007年8月,義烏商人王斌購入直升機,但試飛半年即刊登轉讓公告,業內指出最大問題還是低空空域限制問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盧旺達將建全球首個無人機機場(圖)
- 下一篇:深圳開啟低空出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