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萊蕪航空展業布局:從看飛機到造飛機
2015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航空節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是航空節的影響還在持續,前來討論小項目落地的客商絡繹不絕。6年前,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落戶雪野,而今“天上看飛機、湖畔造飛機”的局面已經形成,雪野的華麗轉身帶給人們巨大的驚喜。
大眾網萊蕪11月2日訊 據萊蕪日報報道,2015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航空節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是航空節的影響還在持續,前來討論小項目落地的客商絡繹不絕。6年前,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落戶雪野,而今“天上看飛機、湖畔造飛機”的局面已經形成,雪野的華麗轉身帶給人們巨大的驚喜。
頂級賽事 帶來頂級產業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萊蕪雪野建設首個FBO項目,主要是看上了這里濃厚的航空氛圍和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的影響力。”山東高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翟常寶說。航空節后山東高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多次來到雪野洽談項目動工相關細節,如果一切順利,預計一個月后即可開工。據了解,雪野機場航空服務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國首個通用航空FBO(FixedBaseOperator,即固定運營基地),向通用航空飛機提供維修、食宿、加油、氣象等全方位服務。
山東高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只是今年和雪野簽約企業中的一家。今年雪野依托航空節這個頂級賽事,大力進行招商引資,尤其是對通用航空相關產業的引進。此次航空運動器材裝備展有國內外100多家航空運動器材裝備廠商到會,開幕當天就有包括山東高翔通用航空公司投資的雪野機場航空服務項目、山東捷德航空技術公司投資的飛機5S店項目等10個項目簽約,協議投資總額50億元。
產業布局 有舍才有得
航空節后,雪野迎來了火爆的十一黃金周,2015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高了雪野旅游區的知名度,假日期間雪野旅游區的航空裝備展覽、航空體驗、水上娛樂等特色項目,每天吸引游客超過2萬人次。
但很少有人知道,幾年前,在雪野湖這片遼闊的水域上,到處都是成排的砂船、密布的網箱、腥臭的湖水。
2006年,雪野旅游區成立后,為保障雪野湖水質,雪野舍去了支撐雪野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漁業,進而制定了嚴格的養殖和捕撈政策。并且投入200多萬元建設了鄉鎮第一處高標準的垃圾壓縮中轉站。經過近幾年的運轉,基本杜絕了垃圾污染,在浩淼的湖面上,很難見到塑料袋等固體垃圾。“在發展過程中也有過掙扎,但我們還是堅持只有零污染企業才能入駐雪野,真正把雪野打造成為宜居宜游宜創業的山水名城。幾年來成功打造了以雪野為龍頭的萊蕪旅游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開拓了航空體育娛樂市場,這些都是由于我們當初舍得趕走污染企業,換來的回報。”雪野旅游區負責人說。
產業發展 要找準穴位
航空運動器材裝備展上,來自雪野本地的山東雪野天翼航空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也展出了自己生產的航空運動器材——— 動力滑翔傘、動力三角翼飛機和旋翼機,因為帶著雪野生產的標簽,深受觀眾關注。
而開幕式前20天,8月29日,落戶于萊蕪雪野旅游區的中俄飛行學院舉行畢業典禮,9名學員領到直升機飛行駕照,這是山東首批頒發的直升機私、商用駕照。
再向前推一年,民營企業老板束昱輝,開著自己的公務機從天津出發,飛到萊蕪市雪野落下,經過加油補給后,又啟程飛往鹽城老家。“從這些單個事件中,就可以發現雪野已經形成涵蓋通航運營、研發制造、航空旅游、航空培訓、通航交易等環節的通航產業鏈,這些成績的取得和我們找準穴位發展有很大關系,在企業引進過程中,避免一個環節的重復引進,而是拉長產業鏈,形成整套的產業體系,這是我們發展的秘訣。”雪野旅游區負責人說。
在這次航展的簽約儀式上也能體現,10個簽約項目中包括雪野機場通用航空服務項目、侏羅紀熱帶雨林谷項目、人才產業基地項目、雪野湖流域治理項目、生態農業觀光體驗基地項目、飛機5S店項目、國防教育基地項目、雪野湖潛水運動項目,每個項目都是雪野目前通航產業鏈的空白,整個產業鏈更加完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