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的公務航空“拼機”會有市場嗎?

這是個互聯網時代,這是個創(chuàng)新的時代,公務航空的發(fā)展同樣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行業(yè)創(chuàng)新,更離不開瞬間萬變的市場,那么在這個互聯網+和創(chuàng)新時代,公務航空會有哪些變化呢?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社會很多,特別是近幾年商業(yè)智能(BI)的發(fā)展,到目前大數據(Big Data)的實際應用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多保證。對于公務機行業(yè),互聯網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尤其是在歐美公務機市場,公務機產品與服務早開始了與互聯網的融合。近幾年,市場中的一些新興企業(yè),正利用互聯網技術,掀起一場改造公務機市場的“革命”。

目前的公務機市場在國內還屬于小眾市場,而且還屬于消費金字塔頂端客戶才能享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這樣一個小眾市場,其實競爭也是很激烈的,那么各家制造商,運營商,包機公司無不想盡方法掙得市場領先地位。公務航空結合互聯網技術就應運而生了。公務機+互聯網其實并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其運營模式也無外乎客戶在客戶端或移動端下載一些APP,運行軟件然后在線選擇出行時間,哪家公司的飛機,座位等等,然后一鍵下單,在線支付,確認訂單,出行,完成訂單。這樣的運作模式在歐美已經很成熟,而且運行了很多年,而且被稱為公共交通攪局者的UBAR也利用資金和市場的優(yōu)勢在國外推出了一鍵打飛的的業(yè)務。但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目前還沒有這樣的運作模式,究其原因有幾個,一是,這個市場太小,公務機保有量就不大,二是,價格門檻比較高,出行成本非常昂貴,三是,剩余運力的信息不對稱,很多運營商的運力信息只是內部掌握并不向市場公布,所以也就無從知道整個公務航空剩余運力在哪?今年市場出現了新的一種經營模式“拼機”,由鉑雅公務航空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推出,并在1月5日推出正式上線,拼機的概念是將這些剩余運力信息綜合在一起,在用戶選擇出行目的地的時候可以了解離顧客最近的剩余運力的具體情況,并進行預定成單,這樣既解決的了剩余運力浪費問題,也解決了客戶出行選擇難的問題,使這些信息在市場得到了交流。但這其中還是會有一定風險存在,比如信息來源的準確性,臨時運力的調整帶來的訂單變化,出行私密性的保證,運輸航空法規(guī)的限制等等,但這是個非常新的事物,如果市場接受,運營商在航率提高,對市場幾方來說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有助提高市場活力,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可以說“拼機”時刻到了,大家還會在觀望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