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港:搶占未來深圳發展制高點

大空港新城意象圖

大空港“兩帶六區”區域功能結構圖
【核心提示】
最近,深圳新會展中心將于今年9月動工的消息,讓大空港地區再次進入市民視野。
2013年底起,大空港地區被納入全市十三個重點開發建設片區之一,經過兩年多的規劃、土地整備等大量前期工作,大空港地區建設進展在今年年初獲得突破性進展:土地整備工作進展順利,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和新科技館,將結合城市發展戰略,集中在空港片區集中規劃建設。
南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北接東莞規劃中的長安新區,扼守珠江口東岸,位于寶安國際機場北側,地處茅洲河入海口的大空港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產業格局上看,地處珠三角東岸黃金走廊核心位置的大空港地區處于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匯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位置,集齊了全球少有的海陸空鐵立體式交通要素和難得的產業基礎。
至2013年深圳明確提出發展“灣區經濟”以來,大空港地區就備受關注。如今,這個設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整個大空港地區的土地整備已經接近尾聲;除了國際會展中心,深圳還將高標準建設國際會議中心和新科技館,結合城市發展戰略,未來,將把“兩中心一館”在空港片區集中規劃建設,加強交通、酒店等配套,將這一區域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空港都市區:世界城市化的新模式
今年,寶安區針對城市管理治理提出的“序暢寧綠潔美”行動,就明確提出要對標新加坡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標準向新加坡等國際大都市看齊。與新加坡類似,寶安同樣有國際空港、國際海港,與新加坡的整個業態都比較接近,但由于發展階段不同,寶安的空港優勢仍有巨大潛力。去年以來,寶安區就明確提出,要以空港新城作為轄區經濟的驅動發動機,將其打造成深圳新的經濟增長極。
事實上,不僅是新加坡,縱觀世界空港區發展的歷程,大多數經歷了“機場+通道”、“機場+基本配套設施”、“機場+產業發展區”以及空港都市區等四個階段。近年來,發達國家在建設新機場時,往往對機場和周邊地區開發進行通盤規劃,這是一種重要的趨勢。
“目前,大空港新城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說,空港都市區由圍繞樞紐機場并與機場緊密關聯的各類臨空產業功能集聚區以及居住、休閑配套功能區構成,它將是城市的分中心。
在空港都市區中,從高科技產業到現代服務業不斷集聚,以金融、會展、研發、信息、物流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居住、休閑、文化、教育和醫療等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完善,通過樞紐機場和臨空經濟的輻射能力,帶動區域一體化發展,代表了世界城市化的一種模式。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位于深圳西部的大空港新城的意義又顯得十分重要。
“空港經濟區還有資源配置的特征,經濟要素會向機場周邊集聚。”業內人士分析說,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的要素將越來越集中在空港區域,也就是說空港從原先的運輸中心轉變為加工分銷中心,如富士康就在鄭州機場附近生產蘋果手機。
粵港澳灣區經濟核心地理單元
近年來,隨著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建設逐步推進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的投入啟用,地處深圳西部區域的大空港地區正變成一塊“黃金寶地”,備受社會各界矚目。
2016年2月15日上午,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大空港地區進行調研時重點強調,要積極搶占發展戰略制高點,不斷增強城市長遠發展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大空港地區地處珠江口東岸,粵港澳大灣區灣頂和廣深港經濟帶的核心位置,是深圳未來經濟和城市發展重點區域,是引領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之一,對深圳實現有質量、內涵式發展,提升城市功能、經濟功能和長遠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具備比肩世界一流灣區的發展基礎,未來將成長為亞洲的區域經濟核心,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大空港地區處于珠三角區域發展脊梁與沿海功能拓展帶的交匯點,是粵港澳灣區經濟核心地理單元。
大空港將利用明顯的區域優勢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機遇,搶占發展戰略制高點,成為在與橫琴、前海、南沙等地區共同構建起的“新雁陣模式”中引領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記者獲悉,目前寶安區政府會同市規土委正在加速推進大空港地區的綜合規劃,根據該規劃,未來空港新城將建成開放合作、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空港都市區。圍繞發展灣區經濟,充分發揮深圳區位、產業等方面的優勢,促進全市經濟全面提質增效升級;打造高質量的濱海產業集群,同時增強深圳灣區經濟的國際影響力;抓住深圳機場擴建和港口轉型升級的機遇,開辟更多國際航運、航空航線,增強海港、空港輻射能力。
事關深圳未來百年發展大計
深圳發展一路向西,將“兩中心一館”選址大空港,更加顯示了西部崛起的趨勢。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調研大空港新城建設情況時,重點了解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和新科技館的規劃選址情況。市委主要領導強調,要把“兩中心一館”作為關系深圳未來百年發展大計的標志性工程來抓,抓緊制定管用實用的工作方案,加大土地整備力度,加快啟動項目的規劃建設。
以“兩中心一館”建設為標志,將大空港片區打造成深圳城市發展的新亮點。專家預測,隨著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的開建,將形成一個新的世界級經濟圈——“珠江口環形經濟圈”。“兩中心一館”落成后,大空港新城無疑是“珠江口環形經濟圈”上最璀璨的明星之一。大空港新城和前海一并成為深圳西部、珠江口東岸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增長極,對推動“珠江口環形經濟圈”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悉,在“兩中心一館”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已于去年選址大空港新城,第一期40萬平方米室內展廳及基本配套設施將于今年開建,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球已建成的會展中心排名中名列第六。國際會展中心距離未來的T4樞紐只有3公里、距離T3航站樓僅7公里,未來地鐵12號線和20號線將與展館實現無縫接駁。這個國際會展中心被稱為深圳發展雄心的容器和象征,也是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一流城市的戰略支點。
而對于寶安來說,國際會展中心的落戶無疑是一個新的發展引擎,開啟了大空港新城的建設序幕,也必將使整個寶安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模式煥然一新,這也是踐行特區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的最佳注腳。會展業是世界三大服務業之一,也叫做“無煙產業”。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數據,會展業的產業乘數效應是1:9。這意味,未來的會展經濟產出1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產出9,這是未來產業升級帶來的直接經濟效應。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蛟龍600兩棲飛機將靜力試驗 機身現場組裝
- 下一篇:廊坊新空港經濟區蓄勢“待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