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航空醫療救援中心基地醫院落戶瑞金
記者從日前在上海瑞金醫院舉行的“2016瑞金應急醫療救援與危重病醫學論壇”上獲悉,空中救援已列入上海市三年行動計劃,各方正在探索貫通“空中生命線”的規范,不久的將來直升機救援有望像救護車一樣普遍。
隨著城市發展,空中救援成為各地立體醫療救援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海早有開展空中救援,但數量有限。建設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危急重癥醫療救治的“空中生命線”,完善應急醫療救援流程和規范正成為多方共識。今年啟動的上海市三年行動計劃示范項目“上海航空醫療救援中心基地醫院建設與應用”,目標就是建立并完善上海市航空醫療救援指揮和管理系統,建立航空醫療救援管理制度、工作規范和流程。
上海首家航空醫療救援中心基地醫院落戶瑞金醫院,該院已成功開展十多例直升機運送危重病員的救治,是上海完成航空救援任務最多的醫療機構。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介紹,他們已能做到從醫院停機坪到病房僅需16秒,對急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這也是空中救援的意義,但要不斷縮短轉運時間,背后是流程的規范與優化。
“我們還在探索直升機救護設施如何完善,今后醫生在機上就要開展急救。”陳爾真說,直升機救援的機內配置今后將與救護車類似,最終目標是成為“空中移動的ICU(重癥監護室)”。
空中救援專業醫療人員的培訓在我國還是空白。眼下,瑞金醫院已組建了一支30人的空中應急救援隊,平時他們忙碌于外科、急診、燒傷、重癥醫學、心外監護等科室,一旦有空中救援任務就會被召集起來。今年5月起,瑞金醫院將聯合上海市應急辦、急救中心、公安局警航隊等單位,每隔1-2個月就對這支空中應急救援隊進行實飛實戰演練。通過實戰演練發現問題,完善航空醫療救援標準化流程,目標是讓航空醫療救援任務不再是新鮮事,而是成為醫院常規救治工作的一部分。
據介紹,瑞金醫院承擔著構建可復制航空救援醫療體系的任務,以便上海的空中救援經驗推廣至全國。這其中除了探索標準化培訓體系和相關技術標準的規范指南等,還要結合中國國情探索疾病篩選、收費模式等問題。即是否所有病人都能呼叫直升機救援,還是應設定呼叫門檻、設定怎樣的門檻。其次,費用計算與支付方式也需要明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未來城市從臨空起步
- 下一篇:世界首家無人機服務員咖啡廳荷蘭開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