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爭搶深圳“巨無霸”地塊,押注空港經濟想象空間
全國土地市場高價地頻出的氣氛中,在土地市場略顯沉寂的深圳,也迎來了其有史以來最大地塊的公開出讓。
8月26日,一場出讓面積共計52.8萬平方米、耗資百億級的土地招標,吸引了萬科、保利、華潤、招商蛇口及華僑城聯合體等地產巨頭參與。
相比于京滬穗,占地僅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更早地進入了土地資源稀缺的瓶頸期,今年以來已經連續7個月無宅地出讓,5個月無商業用地出讓。此次堪稱“巨無霸”的地塊,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或是一次“后無來者”的機會。
而從深圳城市發展角度來看,出讓的地塊位于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未來發揮的將是帶動產業升級、輻射珠三角區域的作用。
四方房企巨頭爭搶
8月26日,深圳政府正式對位于寶安區大空港范圍內的新會展中心(一期)代建代運營權,以及配套的11宗商業用地進行公開邀標。
萬科、保利、華潤、招商蛇口及華僑城聯合體的代表悉數到場,華潤置地副總裁兼深圳大區總經理孔小凱更是親赴現場,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資料顯示,新會展中心南至海云路,北至會展二期用地,西至濱海大道,東至市政道路,用地面積125.5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91萬平方米,使用期限50年。
配套商業用地總面積共計5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不超過154.3萬平方米,其中酒店25萬平方米,商業辦公26.16萬平方米,地上商業用房22.8萬平方米,地下商業9.2萬平方米,商務公寓69.7萬平方米,公共服務配套用房1.4萬平方米。
深圳市政府規定,154.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中,32萬平方米的商業用房自簽訂出讓合同之日起22年內不得轉讓;相關宗地內各酒店物業限整體轉讓;10萬平方米的商務公寓建成后按規定移交政府,作為人才公寓。
不難發現,沒有轉讓受限的包括26萬平方米的商業辦公,以及近60萬平方米的商務公寓。
深圳市政府還要求,包括商業用地及會展中心在內,整個項目投資額不少于55.3億元,且需在5年內完工。為保證準時完工,政府對上述商業用地可售物業預售時間進行了限制。
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總監王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臨近的福永、沙井區域近一兩年房價上漲速度很快,加上寶安區不久前剛提出保障工業用地、推動產業升級政策,經濟發展預期會帶來未來房價上漲潛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相關招標文件獲悉,本次招標采用綜合評標法,滿分100分,其中,商務標67分,指的是11宗配套商業用地的地價款;技術標33分,包括投標人明確合作運營機構、說明合作方式及運營團隊的組建論述運營管理計劃、承諾運營期前5年業績目標以及展館服務、維護標準等方面。
由于涉及技術標的評判,當日并未現場開標。王飛表示,這種大批量的工程,采取的是類似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需要房地產企業有相當的實力。目前競標的幾家,堪稱難分高下。
輻射珠三角的想象空間
在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看來,從國際慣例來看,會展業是發展空港經濟的一種高端形式。
2015年11月高交會前夕,深圳正式對外發布消息稱,將在機場附近建設新的國際會展中心。深圳市長許勤介紹,該中心規劃建設5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一期30萬平方米室內展廳及配套設施,希望2016年開工,2018年建成。
按照世界范圍內的展覽館面積排名,深圳新會展中心一期建成后,將在全球已建成的會展中心中排名第六;而全部建成后,將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展覽會場。
據深圳會展業協會統計,2010年到2014年,深圳會展業直接收入從20億增長到80億,拉動相關產值也從200億增長到800億。
但事實上,作為深圳最知名的展會之一,在去年的高交會上,展商的“爆滿”已經突顯出深圳展覽面積的不足。高交會交易中心策劃推廣部副部長凌禮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的會展中心或將引發珠三角乃至全國會展業巨變。
會展業的增長很大程度源自實體經濟的發達,反之,它又會拉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從地理位置上看,新的國際會展中心位于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東西向發展走廊的交匯處,距離廣州、香港、東莞、惠州等地都有一定交通便利性,客流、物流無需經過深圳市內就可以到達展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僅看深圳本身,這一地塊幾乎有些偏遠;但如果將其置于珠江入海口的位置,這里無疑又成了核心地段,將來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商務中心,對周邊形成輻射效應。
“這也是房地產企業看好這一區域的一大原因。”宋丁表示。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