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175億借殼成功 首發三季報凈利增九成
繼更名圓通速遞后,大楊創世正式成為了歷史,而圓通速遞也因借殼登陸A股市場,榮獲了“快遞第一股”的頭銜。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借殼成功后,圓通速遞于2016年10月26日首次發布了上市來的第一份業績公告。
據圓通速遞2016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16年1月份至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13.95億元,同比增長43.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6億元,同比增長90.74%。公司稱“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于業務量增長所致”。
成功借殼上市
2016年10月20日,隨著上證所9點30分的一聲鳴鑼,圓通速遞正式宣告登陸A股。從2016年1月16日首次披露借殼方案到成功登陸A股,圓通速遞用時僅僅9個月。
根據重組方案,大楊創世擬將全部資產與負債出售給蛟龍集團、云鋒新創,同時向圓通速遞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合計22.67億股,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作價175億元。交易實施后,圓通速遞的控股股東蛟龍集團將成為大楊創世的控股股東,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將成為大楊創世的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圓通速遞的總股本為28.21億股,實際控制人為喻渭蛟、張小娟夫婦,根據公司公告前十大股東明細,兩人直接及間接持有圓通速遞62.7%的股份。
據了解,圓通速遞2013年至2015年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1.49%、16.79%和13.32%,呈下降趨勢。在此情況下,公司利潤增長主要來源于業務總量的增加。據統計,最近三年全國規模以上的快遞業務總量增速分別為62%、52%及48%,增速逐步放緩。但預測期內圓通速遞的利潤未出現下降趨勢,反而不斷上升,交易對方承諾圓通速遞未來三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億元、13.33億元、15.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圓通速遞成功借殼上市后,公司發布的首份三季報業績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6億元的成績,暫居交通運輸行業凈利潤榜首。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統計數據梳理,目前發布三季報的20家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億元以上,其中,圓通速遞以9.76億元的業績暫居首位。
快遞板塊加快上市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繼圓通借殼大楊創世獲批后,其它快遞公司借殼上市的進程明顯提速,如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事項也于日前獲得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有條件通過。另外,艾迪西10月18日公告,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將于近日召開工作會議,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股票于10月18日開市起臨時停牌。此外,中通也已赴美展開路演。
中原證券分析認為,國內快遞一線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個國內快遞業未來發展前景被市場看好。
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快遞行業進入迅猛發展階段,全國快遞業務量以50%以上的增速增長。從2007年至2015年的8年間,全國快遞業務量年復合增速42.7%,快遞業務收入規模年復合增速29.9%。2016 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 133 億件,同比增長 57%;業務收入達到1714.7億元,同比增長43.4%。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月度數據同比增速又重新回復到50%以上的水平。
國金證券分析師蘇寶亮認為,隨著全國宏觀經濟增速換擋,快遞行業的發展增速也逐步放緩,2015年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已降到50%以下。但快遞物流行業具有較強的消費屬性,隨著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以快遞為代表之一的新經濟仍表現出較強的活力,表現出一定的抗周期性。“十三五”期間,全國快遞業務收入規模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到2020年快遞業務量超過1000億件,收入規模超過8000億元,真正成就萬億級海量市場。
從基本面來看,快遞行業有較高的景氣度,10月18日,國家郵政局公布9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其中,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實現360.2億元,同比增長50.2%;業務量實現28.3億件,同比增長47.7%。
長江證券表示,隨著雙十一等的到來,四季度行業將再迎傳統銷售旺季。另外,疊加快遞標的過會預期高等因素,快遞板塊有望繼續獲得超額收益。
在快遞公司爭相恐后的上市之舉背后,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快遞業的格局,兼并重組、優勝劣汰還會繼續進行下去,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會由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型,由國內競爭向國際競爭轉型,并由單純的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資本密集轉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