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得“中國制造”者得天下?
經過了一年多的推進和準備,波音737飛機完工與交付中心“花落誰家”終于塵埃落定。10月28日,浙江省政府、波音、中國商飛在杭州正式宣布該中心落戶浙江舟山。
這是波音第一次將737生產系統的一部分延伸到海外,其將負責飛機娛樂系統、座椅等內飾安裝、噴漆工作,以及飛機維修及維護服務工作,并向中國的航空公司客戶交付737飛機。
目前,在波音每年向全球交付的737飛機中,有1/3都交付給了中國客戶。這也將為這些中國客戶接收飛機提供了更便捷、成本更低的選擇。
盡管競爭對手空客早在2008年就已經在天津建立了A320總裝線,但作為波音單通道客機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737飛機完工與交付中心的落地,對于波音深化拓展與中國航空工業的合作意義非凡。
事實上,不論是波音還是空客,自進入中國航空市場以來,除了飛機銷售本身,都在不斷地尋求和擴大在工業合作領域的機會。作為制造商對于重要市場的戰略投入,這種深度互融究竟為合作雙方帶來了什么?
落 戶
事實上,在不久前正式公布的《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三五”規劃》中,舟山波音飛機亞太交付中心項目已然在列。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舟山具備港口與機場的區位優勢,以及群島新區作為中國第四大國家級新區的政策優勢。
此前,沈陽、西安等多個城市都曾傳出積極爭取這個項目的消息。不過,波音民用飛機集團中國運營與業務發展副總裁張仁爀坦言,對于波音來說,其實選址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利弊參半”的。如果當地航空產業基礎較好,則有利于加快項目進展和交付進度;如果是基礎較弱的“綠地”,那么就不用擔心空域資源不足這樣的問題了。
中國的737飛機完工與交付中心建成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倫頓工廠組裝完畢的737“綠飛機”將飛到中國進行內飾完工、噴漆以及交付工作。
張仁爀透露,完工中心未來將以每月8架-10架的速率交付飛機,預計每年的交付數量約為100架。這也為倫頓工廠737總裝線在未來進行產能提升提供了支持。目前,波音每月生產42架737,其計劃分別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將月產量提升到47架、52架和57架,以滿足市場對這一機型的強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4年的準備,中航工業航宇嘉泰生產的737座椅已正式進入波音737總裝線進行安裝,未來自然也將進入中國的737完工中心。此前,航宇嘉泰需嚴格按照波音公司客戶選裝設備市場化開發流程,并依據國際最新適航規章和行業標準,經過七大類、數十項試驗的驗證,并獲得FAA和CAAC的認證,才能進入波音公司的合格供應商目錄。
這也是2012年中航工業與波音正式簽署“業載項目合作備忘錄”之后的成果之一。協議約定,兩家公司將聯手增強中航工業的飛機內飾制造能力,生產包括民用飛機客艙座椅、廚房、盥洗室、機載娛樂設備等業載產品。對于中國航空工業與波音來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載設備項目合作在國內尚屬首次。
張仁爀表示,波音也將借助737完成中心,幫助中國培養當地的業載系統生產能力。“這對于中國的生產企業來說是很好的商機。” 張仁爀說,盡管業載系統不像航電系統、發動機系統那樣直觀,但發展前景廣闊、商業利潤率也更高。更多本土供應商的加入,也將平衡“綠飛機”因遠途飛行等原因帶來的成本增加。
關于737完工中心的未來計劃,張仁爀給出了積極開放的答案。“我們將探索其他的機遇和所有的可能性,業務范圍或將擴大到其他機型”。
本 地 化
這樣規模和層次的工業合作,勢必將為中國航空業和當地經濟帶來較高的附加值。
事實上,競爭對手空客已經先行一步。8年前投產的空客A320天津總裝線已總計完成總裝并交付A320系列飛機292架。未來,該總裝線的生產范圍還將拓展至A320neo以及更多首型機,并向中國之外的其它亞洲客戶交付飛機。
在此基礎上,空客天津A330寬體飛機完成和交付中心已于今年3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首批員工的培訓工作已于10月中旬在歐洲的A330總裝線展開。
盡管與波音737完工中心的工作性質類似,但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運營官馬福朗表示,A330的客艙完成工作要比單通道飛機復雜得多。“它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都有一個顯著的提升,幾乎是單通道飛機的4倍。” 對于波音來說,空客在這兩個項目上的成功運營不僅是航空工業合作的成功范例,亦為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空客中國公司首席運營官馬福朗透露,包括一般性采購,空客在制造飛機的過程中,來自供應鏈的成本達到了80%。因此,良好的供應鏈管理對于制造商順利完成飛機交付是至關重要的。
和波音著力發展本地供應商一樣,除發動機外,空客天津總裝線交付的A320已經有1/4的零部件實現了“中國造”,這意味著相當大數量級的采購額,同時也要求來自中國的供應商要保證質量、并按時交付。
很顯然,從設立總裝線到供應鏈本地化也為空客帶來了可觀數量的訂單。2005年之后,空客在中國獲得的訂單快速增長,市場份額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
馬福朗坦陳,工業合作帶動飛機銷售是非常正常的。“你買飛機,我則相應地從你那里采購,并進行投資。這并不是補償,而是一種合作”。
空客天津總裝線
競 爭
目前,波音在中國的主要航空工業供應商近40家,另外還有20多家次級供應商提供支持。超過9000架飛行在世界各地的波音飛機上使用了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和組件。
當然,這些供應商中有很多也在為空客的飛機生產零部件。盡管是中國市場的“后來者”,但近年來空客與中國航空業的交流與合作也涉及到了飛機設計、制造、引進、運營、安全、維護等多方面內容。
兩家制造商都強調,不僅將中國視為供應商,而是“戰略合作伙伴”,支持中國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及結構件生產、內飾業載系統、航空服務等在內的全面的航空生態系統的發展。
目前,波音每年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達到了8億-10億美元,空客也宣稱,到2020年,其在中國的投入將不低于10億美元。這背后的驅動力不言而喻。因此,如何爭取與中國航空業進行范圍更廣、質量更高、層次更豐富的合作,一直是他們在中國市場上必做的功課。
在A350項目中,空客甚至將機體5%的制造任務交給了中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工程師從項目伊始就參與了A350的研發和設計工作,其多項專利技術在A350部件設計中得以應用。
而就在不久前,波音又宣布了三項全新的合作協議--南山鋁業將為波音飛機提供航空級鋁板;天津波音獲得波音民機集團授予的5個全新先進部件生產工作包;天津波音與沈陽西子簽署了737駕駛艙內飾壁板的合同,其也將成為國內首家作為波音次級供應商的民營航空企業。
工業合作的不斷升級使得波音與空客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那么,對于中國航空工業來說,在與行業巨頭的合作中習得先進經驗,并應用到國產民機的制造中固然重要,但想真正提升整體技術實力,僅依靠這些顯然是不現實的。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如何真正腳踏實地地精耕細作,中國航空工業仍有漫長的路要走。(《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程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