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種餐食進客艙 中國航空食品服務提升大會在京召開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深入貫徹落實民航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民航服務質量體系建設”專項行動要求,滿足人民對新時代美好出行的新需求、新期待,9月18日,中國航空食品服務提升大會在京召開。國內各航空運輸企業、航空食品企業、航空配餐企業及部分航食供應商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商航空食品服務提升大計,以真情為底料,呈尚品在藍天。
據統計,2017年,我國航空食品的總體配餐量達到了5.25億份。在萬米高空,航空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份精心準備的航空食品,不僅會讓人余味無窮,而且會讓旅客對航空公司的好感倍增。如今,這一服務成了航空企業提供真情服務的重要途徑,成為旅客評判航空公司服務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
民航局運輸司司長劉鋒、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朱濤到會并講話,充分肯定了中國航協在引領發展、搭建平臺、服務企業上所做的努力,希望各方充分發揮職能,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遵守航空食品安全法規,為旅客提供高品質、人性化的航空食品服務,更好地滿足旅客出行需求。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主持了會議。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在大會上發言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在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航空食品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總體保持了提升,較好保證了安全。面對新時代,全行業要認識時代使命,樹立新的理念,確保配餐安全,不斷創新品種,轉變經營發展方式,積極開展非航業務,努力實現航空食品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民航強國建設。
會議現場
改革開放40年發展 航食融入更多真情
餐食是極容易寄情的,對于南來北往、東奔西走的人來說,真情之間總有好滋味;餐食又是很能反映變化的,從食材、制作工藝、呈現方式、食物特色的演變上,足見歲月的變遷。對于航空食品來說,同樣如此。
在大會現場,北京航食一部記錄發展變遷的宣傳片,把人們帶回到改革開放之初。1980年5月2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作為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外審字(1980)中外合資企業001號——成立了。它由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與以香港伍沾德先生為代表的香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伴隨著我國民航業的快速發展而成長起來。
如今的北京航食現代化操作間
40年來,從成立之初每天配餐600余份,到如今的日均配餐超過10萬份;從日均服務航班18架次,到如今每天保障510余架次;從合資前的手工作坊式的配餐供應室,到如今保障50余家中外航空公司的現代化航空配餐公司,北京航食承載著“001號”的光榮與夢想,成為國內航空食品業在改革開放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與航空餐食發展相對應的,是旅客對航空餐食的理解與要求的變化。資深媒體人、美食達人王紫薇結合自己的一些乘機經歷表達了她作為一名旅客對航食的看法。她認為,人們對飛機的認識已從旅行工具變成了一種航空體驗。“飛行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連接,更是文化傳播的交通工具;美食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紐帶。殷切的就餐服務、到位的細節把握、受尊重的個人需求,就常能給我帶來愉悅的飛行體驗”。
對于大多數旅客來說,不再只滿足于吃飽,還要吃好,餐食對旅客滿意度有著顯著貢獻,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再次選擇這家航空公司的意圖。而對于航空運輸企業來說,也著力聚焦旅客需求,通過積極開發餐食品種、提升餐食品質等方式,不斷滿足旅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國航航班上的“全聚德”、東航的那碗面、南航煲仔飯……這些餐食都成了航空公司的招牌形象。
超過1000種餐食進入客艙 形成中國航空食品服務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航空食品業取得了顯著成就,較好地保證了航空食品安全,保證了航空運輸的持續快速發展,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經驗,有些領域走在了前面。目前,我國已擁有超過130家航食企業及配餐企業,以及數以千計的供應商,在為外航飛內地的135家、港澳飛內地的8家、國內40多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空餐食服務。
中國航協航食分會副總干事劉英介紹,過去,我國的航空食品多效仿西方做法,以西餐模式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中餐為主的中國航空食品服務特色。如今,我國的航空食品呈現出品種豐富、口味多樣、國際合作增加等特色,光特別餐食種類就超過了20種。根據不同航空公司、不同航程、不同旅客的需求,超過1000種餐食被送進客艙。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今,我國不斷完善航空食品行業法規建設,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和監督體系,有效抓好“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12月23日,由中國航協起草的《航空食品衛生規范》正式實施。該規范作為航空食品行業首部強制性規范,使企業生產有遵循,政府監管有依據,對航空食品領域加強法制建設、促進航空食品企業規范生產具有重要意義。此后,中國航協還完成了規范實施指南的編寫工作。
就航空運輸企業來說,也著力打造自身的航空食品品牌形象。國航客艙部黨委書記秦浩介紹,多年來,國航傾情關注旅客感受,努力將最佳、最健康、最合適的餐飲體驗和服務帶給旅客,通過積極引入知名產品、邀請名廚加入、與名店合作等方式,打造精品美食。東航食品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旭則表示,東航在不斷提高兩艙旅客餐食體驗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經濟艙的餐食提升,著力在重點航線突出突出地方特色,將地域文化融入餐食中,彰顯時尚和地域元素。
“當然,在快速發展中,特別是適應民航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航空食品服務工作也亟待進一步完善”,劉英介紹,目前航食領域還存在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化程度不高,保障能力亟待提升;企業成本控制難度大,航空食品時有浪費;市場競爭多元化,企業發展壓力大;品牌建設不夠,創新意識尚顯不足。
新時代謀求新發展 航食服務踏上新征程
在1天的會議日程里,與會代表分享了各單位在服務提升中的實踐與經驗,分享了在航空配餐生產技術改進、手段提升和服務品質發展上的新情況、新思路,探討了行業存在的瓶頸問題與解決對策。有代表指出,此次大會系統地闡述了航空食品的重要性,談到了航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對于他們今后更好地開展航食服務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會議還組織部分代表到北京航食進行了參觀調研。
經過充分地探討,加大標準和管理體系建設,保障航空食品安全;深化企業成本管控,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航空食品品牌,講好航食故事;拓展非航業務和業務分解外包;重視信息化管理和大數據建設等路徑,將成為航食企業謀求進一步發展的改進空間。拿信息化管理來說,西安國際空港食品公司黨委副書記劉靜介紹,西安國際空港食品公司就十分重視信息化提升工作,把2018年設為“智慧航食年”,力求通過改變軟硬件來提供品質服務。
大會還對中國航空食品服務理念征集階段性情況進行了介紹,與會代表進行了補充完善,初步形成了12字的理念內容——以食傳情、以食增色、以食尚品。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樹立中國航空食品服務理念,踐行和落實了民航真情服務要求,真正體現了人民航空為人民的宗旨,將引領航食企業繼續弘揚中華美食傳統,展現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及航空公司服務特色,繼續倡導綠色、環保、健康節能的生產方式,引領餐飲行業時尚,打造獨具特色的航空食品服務品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我是機場消防員之士氣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