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做好航空經濟這篇大文章
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所以今年的"兩會"備受國內外各界關注。列席"兩會"的民航局局長李家祥一如既往地忙碌著。從3月1日開始,他就在參加"兩會"相關會議的間歇,陸續接待了多個省(區、市)領導的來訪。"這幾年每逢'兩會',我的忙碌狀態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各級地方政府發展民航業的高漲熱情,今年也不例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李家祥笑著說,"今年'兩會'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各級地方政府希望利用航空經濟的巨大助推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心情更加迫切。我們民航人不僅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更要與各級政府共同做好航空經濟這篇大文章。"
航空經濟迅速發展,已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航空運輸方式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時空觀念,直接影響著人們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李家祥告訴記者,"這幾年,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民航業戰略地位的不斷凸顯,各級政府對發展民航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站位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航空經濟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助推作用,已經在很多省(區、市)政府形成共識。"
截至2012年底,共有27個省(區、市)的51個城市先后提出54個臨空經濟區的規劃與設想,涉及51個機場(包括新開建機場)。其中,旅客吞吐量在1000萬以上的21個機場所在地區全部規劃了臨空經濟區;旅客吞吐量在500-1000萬的機場中,有81.8%的機場所在地區,規劃了臨空經濟區。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航空經濟已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成都、鄭州、重慶、杭州、深圳等地則進入相對快速發展階段。
"其實在發達國家和我國部分地區,機場特別是大型航空樞紐的周邊及鄰近區域,已越來越成為特色經濟、優勢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的聚集區域,形成了航空核心產業、航空關聯產業和航空引致產業等類型的航空經濟。"李家祥如是說。
當記者問及"航空經濟迅速發展究竟對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如何"時,李家祥用北京市順義區這個典型案例為記者做了剖析。順義區以首都機場為核心的航空經濟區,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產業集群,入駐外資企業660余家,其中跨國公司8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30余家。據統計,"十一五"期間,航空經濟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增加值5年平均增速7.3%,累計為北京市帶來近6000億元的經濟效益,為全國帶來超過1萬億元的經濟效益。2011年,順義航空經濟區完成稅收70億元,同比增長75%,貢獻了北京市順義區85%的GDP和北京市超過80%的進出口總值。
"這一組組數字已經生動地表明,航空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李家祥告訴記者,"其實,北京市順義區的航空經濟區模式,只是眾多航空經濟形態的一種。但無論哪種模式的航空經濟形態,都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依托民航發展的各種航空經濟形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國家戰略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發展等的重要抓手。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經濟一體化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深化,當今國際經濟正在創造一個以航空、數字化、全球化和以時間為基礎的全新競爭體系,機場已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開辟航線、增加航班更直接連接著區域產業鏈。李家祥在采訪中表示,隨著航空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新型經濟形態,其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直以來,李家祥都非常關心各省(區、市)的民航業發展動態。他拿出一份各省(區、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民航內容的匯總材料給記者看,并告訴記者:"在我國除港澳臺之外的31個省(區、市)中,有29個省(區、市)在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發展民航業的具體舉措,其中,有超過10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了航空經濟發展。"
"這幾天會議間隙,不少省(區、市)的代表委員一有機會就和我探討發展當地民航業的事情。他們對我講,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要實現這些目標,各級地方政府都在創新思路,出實招、謀實效。而發展航空經濟,恰恰成為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
記者從材料中看到,關于今年的民航發展重點,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與之相關的內容就有六七百字,其中如下表述引起了記者的特別關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準建設,打開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突破口,搶占了區域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題材效應,加強與世界500強和央企深度戰略合作,引進一批電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新興服務業龍頭企業……"
看到記者對河南航空經濟的發展非常感興趣,李家祥笑著介紹:"其實,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一個以IT制造業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的典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統籌謀劃下,2010年鄭州航空城總體規劃啟動。2012年12月初,鄭州市政府爭取國務院批準了"鄭州航空經濟港綜合實驗區"。截至2012年年底,區內龍頭企業富士康生產蘋果手機1.05億部,占全球蘋果手機的70%。已有73家富士康配套企業辦理注冊登記手續,上百家富士康協理廠商落戶,并將帶動100多個產業、400多個配套企業入園。此外,新增其他產業注冊企業500余家,個體工商戶新增1.03萬余家。2012年,區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80億元,同比增長60%;區內進出口總額完成307億美元,占鄭州市今年進出口總額的80%,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的55%,其中富士康集團進出口占全省的56.8%。到2012年底,區內人口達到40萬人左右,同比增長約100%。與2010年相比,這里商鋪的租金從每平方米每月20元漲到了200多元,飆升了10倍。
"這充分說明,一個以機場為核心的現代航空城雛形正逐步顯現,其綜合效應累加放大后,將對整個河南的經濟產生重要而又深遠的影響。"李家祥說。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行動起來,探索出多種模式的航空經濟形態。
"更可喜的是,借著去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的'東風',各級地方政府發展民航業特別是航空經濟的熱情進一步高漲,紛紛把發展民航業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李家祥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我國許多地方政府依托機場,陸續開始規劃臨空經濟區,發展航空經濟,這不僅充分發揮了機場的產業聚集效應,更有力拉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隨著'動起來'的地方政府越來越多,在具體實踐中,也逐漸探索出了多種模式的航空經濟形態。"
李家祥遞給記者一份關于我國航空經濟發展的材料。記者看到,目前,很多省(區、市)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主要形成了以航空制造業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以IT制造業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以旅游休閑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以物流為主導的航空經濟形態。同時,以航空經濟促進城市轉型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典型案例也屢見不鮮。
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一組組準確詳實的數據,勾勒出了我國航空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其實,如北京順義區以及河南航空經濟港綜合實驗區這樣的成功發展航空經濟的例子很多。比如2012年,國務院確定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高端裝備制造業,要大力發展現代航空裝備業,就要發展航空制造業。天津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前面。"李家祥介紹,早在2005年,天津市就規劃了專門用于發展航空制造業的11平方公里航空經濟區。2007年空客A320總裝線落戶天津后,產業鏈上下游數百家航空制造企業落戶天津機場周邊。從2006年到2011年底,天津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從2.2億元快速上升至227.7億元,增長了104倍。目前,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運載火箭、通信衛星、空間站為代表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李家祥告訴記者,無論哪一種模式的航空經濟形態都證明著這樣一種趨勢:機場特別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已突破單一運輸功能,也不再僅僅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已經成為了吸引或匯集一系列高科技產業、信息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通過與多種產業有機結合,與區域經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帶動力和輻射力極強的"臨空經濟區"。
"我們再以與民航業發展聯系緊密的旅游休閑業為例。航空的全球通達性特征,使得現代旅游休閑的品質,明顯高于傳統旅游休閑。據統計,現代旅游休閑吸引的航空旅客消費額,是傳統旅客的10倍。具體來說,航空旅客平均每人每天消費是1000 -1500元人民幣,逗留時間達到5 -6天;而傳統游客每人每天約消費700 -800元,平均逗留1.33天。"放眼未來,李家祥說:"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以旅游休閑業為主導的航空經濟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廣闊。"
"你有沒有去大慶采訪過?"李家祥問記者。當看到記者搖頭時,他說:"你們應該到大慶去看一看,看看這座曾經的石油重鎮在面臨資源枯竭時,是如何未雨綢繆,依托航空經濟實現城市轉型發展的。"2011年,李家祥曾到大慶調研,他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2009年大慶機場的開航為城市轉型提供了契機。大慶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就是依托航空經濟發展空港物流業、飛行培訓業、小型飛機制造業和臨空高新技術產業這四大產業。"大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對我說,民航業對大慶壯大接續產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航空與農業,看上去是沒有太多關聯的兩個詞兒�?吹接浾邔�"以航空經濟促進農業現代化"有所疑問,李家祥笑著說:"不要以為航空經濟與農業現代化風馬牛不相及,其實,航空運輸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提振作用著實不小呢。農業現代化是農民增收、土地增效的重要途徑,而農業運輸和銷售的現代化則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終端環節。如云南迪慶的松茸空運到國外后,顯著升值,2011年從迪慶空運出口的松茸達112噸,產值達784萬美元,占迪慶出口額的77%。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當別人的貨還在拖拉機上的時候,我們的貨已經在國外市場了'。"
在愉悅的談話中,約定好的采訪時間很快過去。記者覺得意猶未盡,似乎李家祥局長還有很多新觀點沒有講,還有太多鮮活的案例沒有說。李家祥笑著叮囑記者:"無論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建設,還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以及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發展民航業特別是航空經濟都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作為主流行業媒體,《中國民航報》不能只將關注點放在民航業內,僅就民航論民航,而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媒體平臺和資源,按照'走轉改'的要求,讓記者更多地深入地方采訪和調研。只有到了那里,才能真正感受各級地方政府發展民航業的迫切心情,才能真實體會民航業發展給當地經濟社會和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