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韓陷入韓亞空難理賠風波 理賠反應各異
編者按:韓亞空難第五天,對于遇難者和受傷乘客的賠償方案依然懸而未決�;厥酌恳黄鹂针y的賠償過程總是一波三折,我們不禁要問:飛機失事造成人員傷亡,到底該由誰來賠,賠多少?
一般情況下,空難罹難者家屬及受傷乘客獲得的賠償包括三部分:第一,承運人(航空公司)所承擔的賠償。第二,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即航空意外傷害險,簡稱航意險。第三,乘客個人購買的商業意外險賠償。
最復雜:航空公司如何賠償
一架遇難者和傷員多為中國人的韓國航班在美國境內墜毀,牽扯上三個國家,事故賠償訴訟在哪里進行?按照哪國標準賠付?索賠訴訟要進行多久?這三個問題是航空公司賠付的核心所在,也是索賠征程復雜而漫長的最大原因。
此次事故中,中國乘客居多。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法》規定,類似事故的最高賠付金額僅為40萬元。根據包頭空難跨國訴訟代理律師郝俊波透露,遇難者如果在美國起訴,獲得賠償金額不應低于150萬美元,重傷尤其是遭遇身體殘疾的乘客獲賠金額更高。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韓亞航空將可能以乘客“最終目的地”為返回中國為由,讓美國當地法院以“不方便管轄”原則要求原告回所在國起訴,從而省下數千萬美元的敗訴賠償金和和解賠付金。是否要走法律訴訟的賠付道路,在哪起訴,至今仍是疑問。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中國、韓國、美國都加入了《蒙特利爾公約》,失事航班的出發地、經停地和目的地均可適用該項公約,因此,中國旅客可要求按照《蒙特利爾公約》賠償。
《蒙特利爾公約》的正式名稱是《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目的在于確保國際航空運輸消費者的利益,對在國際航空運輸中旅客的人身傷亡或行李損失,或者運輸貨物的損失,在恢復性賠償基礎上建立公平賠償的規范體系。
郝演蘇告訴記者,適用《蒙特利爾公約》有三大優勢:第一,該公約的賠償標準較國內法高。公約第二十一條對每名旅客第一梯度(在航空公司無過錯時)的賠償責任限額約120萬元人民幣;第二,該公約適用先期賠償的原則,即由責任方先行支付旅客一部分賠償金,待事故調查結束后再進行結算,這樣可以避免因調查時間過長給受害者帶來損失;第三,如認定為責任事故,即有過錯方,而不是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失事,則賠償無上限。
按照公約,具體的賠償標準還需參考三個因素,包括遇難者的年齡大小,一般遇難者的賠償適用“余生計算法”,即年紀輕的賠償額高,年紀大的賠償額低;收入的高低,主要以納稅情況為依據;受傷者一般是根據傷殘等級確定賠償額度。此外,失事航班上的未傷者也可以根據公約獲得相應的精神補償。
“此次事故飛機共買有23.8億美元的航空保險,其中飛機保險1.3億美元,事故責任賠償22.5億美元,因此事故賠償的資金來源不存在大問題,問題核心還是停留在賠付標準上。”韓國金融委員會表示,“將指導韓國保險協會和相關保險公司及時進行賠償,保證遇難者在確認賠償金額后第一時間收到賠償金,并盡力在醫療費的支付上做到讓傷者滿意。”
最明了:航意險照單賠償
“對于購買了航意險的乘客來說,除可以得到航空公司所支付的賠償金,還可以得到保險公司所支付的賠償金。”郝演蘇指出,航意險的保險責任,就是保證乘客從上飛機到下飛機之間,因意外事故而導致身故或殘疾。其保證時間僅包括乘客登機、飛機滑行、飛行、著陸等過程。一般旅客不論年齡,均可自愿選擇是否購買這份保險,每份保單的保險費為20元,保額20萬元。同一投保人最多可以買10份,最高保險金額達200萬元。
7月9日下午,明亞保險經紀電子商務部確認,該次航班141名中國游客中,有34人系通過明亞保險經紀購買了太陽聯合保險公司的團體旅行意外險。目前,明亞作為客戶經紀人,正在積極協調太陽聯合保險公司客戶理賠工作。目前,太陽聯合保險已確認將支付遇難者受益人每人20萬元的身故保險金。
最迅速:國內險企極速理賠
7月8日下午,記者從太平洋保險集團證實,太平洋壽險浙江衢州中心公司通過“神行太保”移動理賠系統提供上門服務,現場完成從報案到給付的理賠服務,全程僅用13分46秒,賠付醫療保險金1萬元。
郝演蘇指出:除航意險,有的乘客在日常生活中也購買了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商業保險,事故發生后,符合條件的乘客均可向投保公司報案尋求索賠。
7月9日,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已經確認,遇難的2名女學生均有在中國人壽的投保記錄,包括終身保險和少兒保險等,相關理賠工作正在開展中。同時,中國人壽衢州分公司和江山市支公司第一時間組建理賠服務小組,開展專項服務熱線,提供境外咨詢等援助服務,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保險理賠和相關服務工作。
另悉,包括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在內的多家商業保險公司都啟動了海外救援服務,受理有關此事件客戶的報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