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黑名單”處罰細則有待明確
圖片說明:不少旅客認為,“黑名單”制度能有效約束“任性”的民航乘客。青年報資料圖記者吳愷攝
據《青年報》報道,沖擊值機柜臺、違規進入機坪、強行登(占)航空器……旅客乘飛機時一旦有這些“任性”行為,將會被列入“黑名單”。日前,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布了首批民航不文明旅客名單,3名旅客因在搭乘飛機出行時“任性”被列入記錄,并受到了公安機關的處理。民航業內人士表示,具體的處罰細節可能還在制定中,根據此前航空公司的相關經驗,可能會對旅客訂票有一定的限制。
違反規定還要動粗 3名旅客有多“任性”
今年2月1日起,中國航協發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4月8日,中國航協發布了首批民航不文明旅客名單,3名旅客因在搭乘飛機出行時發生了不文明行為被列入記錄,并受到了公安機關的處理。
具體為:旅客喬某在飛機下降階段違規使用平板電腦,且不聽從機組人員多次勸阻,公安機關對其行政罰款200元;旅客鄧某在經過安檢時被查出其隨身攜帶的挎包中有牛奶,鄧某拒不執行安檢規定并將牛奶砸向工作人員和安檢X光機,公安機關對其做出了拘留10日的處理;旅客高某因不滿所乘航班延誤,將航空公司處理旅客安置問題的工作人員推倒在地,造成現場秩序混亂,公安機關對其行政罰款200元。
據介紹,這是今年《辦法》實施以來,中國航協公布的第一批不文明旅客“黑名單”。
“黑名單”能解禁嗎?有效期1至2年
業內人士介紹說,根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旅客若有以下十余類“任性”行為將會被“拉黑”。具體為:堵塞、強占、沖擊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的;違反規定進入機坪、跑道和滑行道的;強行登(占)、攔截航空器的;對民航工作人員實施人身攻擊或威脅實施此類攻擊的;強行沖擊駕駛艙、擅自打開應急艙門的;故意損壞機場、航空器內設施設備的;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或者煽動旅客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違反客艙安全規定,拒不執行機組人員指令的;在機場、航空器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其他擾亂航空運輸秩序、已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的,應被列入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
在“黑名單”期限方面,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施動態管理,記錄期限自信息核實之日起計算。已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但未受到行政處罰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期限為一年;受到行政處罰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期限為兩年;因擾亂航空運輸秩序而被國家旅游局等其他政府部門列入相應記錄的,記錄期限依照相關部門規定執行。
處罰措施仍有待細化 可能會在訂票上限制
《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中國航協每個月會從民航局獲取不文明行為旅客信息,更新記錄后會告知航空公司、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和旅客本人。那么,旅客一旦上了“黑名單”會受到哪些處罰呢?
對此,航空公司業內人士昨日表示,目前中國航協并沒有明確具體的處罰措施。“航協的通告沒有提及這3名旅客乘坐的是哪家公司的航班,也沒有明確如果對他們處罰的話是僅所乘坐航班的公司單獨處罰還是全行業一起罰。”該人士表示:“黑名單”的3名旅客中,有一名旅客是在安檢口不配合安檢工作:“這種情況如何處罰也需要明確,是航空公司執行還是機場執行?”
民航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目前“黑名單”的相關處罰細則還未公布,因此具體該如何處罰這些旅客還比較難辦,“估計相關部門還在考慮具體的操作細則”。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內眾多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自2007年開始就已經實行了“暫無能力服務旅客名單”,對霸機、搶占霸占候機樓或登機口等行為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旅客一旦上了該名單,就無法再購買春秋航空的機票。
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不文明旅客采取限制措施,更多可能會是在訂票方面有一定的限制,“直接就采取拒絕乘坐的處罰,期限過后自動恢復,這種方式操作起來最簡單。”
對于此次中國航協公布首批旅客“黑名單”,很多旅客都認為,每逢遇到航班延誤,不管是天氣原因還是航空公司自身原因,不時會有旅客做出任性、出格的行為,而且近年來這種行為有愈演愈烈的架勢,“黑名單”制度如果得到認真的貫徹執行,確實能有效約束“任性”旅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2016亞洲公務航空大會今日開幕(圖)
- 下一篇:馬來西亞擬大幅調高民航領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