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航產業亟待補短板
據新華社北京5月25日新媒體專電 作為民用航空“兩翼”,中國運輸航空周轉數量10年前就位居世界第二,但通用航空發展嚴重滯后,亟待補短板。
《中國通用航空發展報告2015》(簡稱《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在發布會上,致力于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中民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裁何敏坦言,中國經濟正處于重要轉型時期,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之際,萬億級潛力的通航產業格外重要。
這份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整理編撰的報告顯示,2015年末中國通航飛機保有量為1874架。南非為我國6倍,巴西約為我國10倍,美國為我國的近150倍。中國通航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甚至與不少發展中國家相比都存在巨大差異。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這樣看來,發展規模小、基礎設施滯后、航空器自主研發制造能力不足、航空運營服務薄弱等,恰恰是“補短板”最大潛力所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