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天空升溫 航企火拼中美航線機票白菜價
"我們計劃在7月15日開通杭州到舊金山的直飛航線,目前正在等待政府審批。”美聯航大中華及韓國地區總經理沃爾特·迪亞斯(Walter Dias)告訴記者,“如果獲得政府批準,杭州將會成為美聯航在中國大陸服務的第五個城市,美聯航也將成為首家服務杭州的美籍航空公司。”
作為美國的航空巨頭以及目前提供最多中美直飛航線的航空公司,美聯航剛剛在五月初開通了西部城市西安到舊金山的直飛航線,顯然,公司已經將目光從中國的北上廣等樞紐城市延伸到了二三線城市。
看中中美市場的不僅僅是美聯航,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旅游會展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卡羅琳.貝特塔(Caroline Beteta),就帶著12位加州旅游行業的CEO來到中國,進行加州旅游業的路演推廣。
而國內的地方政府也是摩拳擦掌,不惜重金補貼航企開辟國際遠程航線,尤其是一些二三線城市。
中美市場升溫
美聯航目前運營的中美航線主要包括北京到芝加哥、紐約、舊金山和華盛頓,上海到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和舊金山,香港到芝加哥、關島、紐約和舊金山,以及由成都直飛舊金山。5月10日,公司剛剛開通了西安直飛舊金山的新航線,這也是國內西北地區首條跨太平洋的直飛航線。
“美聯航在中國運營超過30年了,我們將舊金山打造為中轉中國乃至亞洲游客的樞紐,”沃爾特·迪亞斯告訴記者,“從中國飛到舊金山后,還可以乘坐我們的航班從舊金山飛往美國北部、中部、南部和加勒比地區超過90個目的地。”

事實上,舊金山所在的加州,也是連接中美的主要入境口岸之一,到今年年末,每周將有124班直飛航線連接中國至加州。目前,中國有11個城市開通了中國-加州的直航航線,共有8家航空公司運營。
“去年共有110萬中國游客來到加州旅行,預計2018全年,加州將會迎接共150萬中國游客,中國市場在2020年將會超越加拿大,成為加州第一大海外客源市場國。”卡羅琳.貝特塔也對記者透露,為此,加州旅游局也在不斷增加對中國的推廣投入,“今年代表團共計將向中國市場投入1200萬美金的推廣預算,以實現在未來三年內增長百分之二十的目標。”
這也使得航空公司新開中美航線的熱情有增無減。今年1月21日,海南航空就率先開通了長沙=洛杉磯的直航航線。3月18日,東方航空又開通上海到芝加哥的直航航線。國航則計劃在今年6月開通上海到圣何塞的直飛航線,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更是向美國交通部提交申請,爭奪在洛杉磯與北京之間開通每日航線的機會。
不過,運力的激增也使得中美航線的票價難以提升。此前,去哪兒網發布的《2015年出境機票大數據報告》就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內地飛往美國的機票價格下降了10.01%,而這種降價趨勢在2016年愈演愈烈。
進入2016年,往返美國的航班價格更是出奇的便宜,多個航班的含稅票價均在3000元出頭,個別航班甚至低至2000多元。而隨著出游旺季的逐漸到來,這樣的低價趨勢仍在持續。
航權時刻限制
不過對于中美航空公司來說,目前面臨的最現實問題,是來自航權方面的限制。根據此前中美兩國簽訂的航權協定,對于中國一、二線城市至美國主要城市的航線,中方限額為每周180班,美方限額為每周160班,而目前,中美雙方的航權配額都已經接近使用完畢。
據記者了解,早在去年中美雙方就已開始研究擴大航權安排,但談判進展并不大。根據中方的官方表述,“今年美方一反常態,不再堅持一貫秉持的開放立場甚至不愿意探討適度擴大運力安排,而將注意力重點轉為美方企業飛華航班時刻問題。”

不過,民航業內專家林智杰則告訴記者,對于三區城市,如成都、重慶、大連、武漢等到美國的航線,并沒有航班數量的限制,這也是二三線城市始發的中美航線開通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過去,由于中美市場距離遙遠,往往只能用400座級及以上的B747、B777、A380、A340等大型遠程寬體客機執飛,而如果用這些飛機來開通大連—紐約等三線城市北美航線,往往只能一半旅客一半空位,難以實現盈利。”林智杰指出,而近年,隨著B787等中型遠程寬體客機的交付,作為有250-300個座位,足夠長航程的飛機,就非常適合運營二、三線城市間的中美遠程航線。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美聯航就用B787飛機開通了中國三區的成都—舊金山航線,海航也使用B787執飛北京、上海至波士頓、西雅圖等美國二、三線城市的航線。
“目前我們有28架787飛機,還預定了40架787系列飛機, 以及35架空客A350,在有787飛機之前,我們只能選擇747或者777,但很明顯這兩種大飛機對我們飛類似杭州的城市而言性價比不高。”沃爾特·迪亞斯也對記者指出。
二三線城市爆發
而除了航權的限制和新機型的支持,二三線城市地方政府的“招商熱情”也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多家航空公司的管理層就對記者透露,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內二三線城市,都有開辟國際遠程航線的積極性,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自然也少不了,一般每開一條新的國際遠程航線,都會根據航班數量給予一定的補貼。
比如早在2005年,重慶市政府就曾決定市級財政在3年內每年補貼2000萬元,共計6000萬元來補貼航空公司在渝的國際航線,因為國際航線對旅游、商務談判及地區經濟的拉動力不容小視,據測算,重慶每多一條國際航線,1年就可增加500萬元稅收。
杭州蕭山機場副總經理陳祝毅也告訴記者,目前當地政府對吸引航空公司開通北美,大洋洲等遠程洲際航線都會有支持,“一般都會設立為期三年的支持基金。”
不過,盡管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樣向國內航企開放,但此前少有國內航企愿意開拓二線城市的國際直飛航線。
對此,一位國有航空公司管理層對記者坦陳,由于國內航企的國際化拓展剛剛起步,在國際銷售、網絡連接等方面還與外航有一定的差距,開辟二三線城市的國際航線短期內無法保證盈利,因此,像三大航更傾向于打造京滬廣的基地樞紐,通過中西部到樞紐的國內航線網絡向樞紐輸送國際客人,再從樞紐飛出去。
不過從去年開始,海航、廈航、川航等航空公司,也開始向二線城市的國際航線發力,陸續開通了西安、廈門、成都到悉尼等的遠程國際航線。
根據中航信旗下航指數的統計,2015年二三線城市國際航線旅客量增幅達41%,增幅遠超一線城市18個百分點。2015年往返旅客量TOP10的國際城市的市場增長點也多集中于二三線城市,除新加坡和受MERS影響的濟州外,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增幅均是一線城市的數倍。其中,作為歐洲游首選,二三線城市往返巴黎的旅客量同比暴漲70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我國通航產業亟待補短板
- 下一篇:法國雇兩家私人公司 繼續搜尋埃航墜機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