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視角:2015全國繁忙機場流量是怎樣分布

2015全國航班運行效率總覽
根據民航局發布的《2015年全國民航航班運行效率報告》,2006年至2015年我國各類飛行起降架次持續增長,2015年達到778萬架次;年均增長率約為9.9%;2014、2015增速下降。(下圖)


2006至2015年各類飛行起降架次增長迅速,年均增長9.9%。但航班正常率隨航班量增長呈持續下滑趨勢,2015年航班正常率基本止跌。(上圖)

與2014年航班飛行距離分布相比,2015年遠距離航班比例有所增加。2015年國內城市對之間的航班飛行距離主要集中在400至1800公里范圍內,占全年航班量的81%左右;其它飛行距離的航班所占比例很少。

相比2014年,2015年民航航班空中總飛行距離、總飛行時間與總燃油消耗都有所增長。單位航班小時二氧化碳排放有所下降,2015年為10.04噸/架次·小時,比2014減少0.36噸/架次·小時。
2015全國機場流量總概

我國2006年至2015年各類飛行起降架次(不含訓練飛行)。該期間,我國各類飛行起降架次持續增長,2015年達到778萬架次,但2015年增長率為近幾年最低,僅為5.41%,增長幅度最大的是2009年,達14.09%。
這里的各類飛行起降指的是在我國境內機場起降的飛行,包括運輸航班、通航、調機等飛行。大部分飛行起降是運輸航班飛行起降。一般的,國內航班為一班兩個起降,國際或港澳臺地區航班為一班一個架次;飛越我國大陸上空的飛行不計算起降架次。

2015年我國總航班量達到455萬架次,其中,國內航班、國內公司國際及港澳臺航班、外航航班和飛越大陸航班所占百分比分別為71.65%、9.87%、9.21%和9.27%,增長率分別為6.77%、21.94%、6.25%和6.39%,國內公司國際及港澳臺航班增幅達到近幾年最高。

2015年,民航局公布的21個航班時刻協調機場協調時段小時平均起降架次、小時高峰架次和規定小時容量如上圖所示。除了杭州蕭山機場小時高峰架次與小時容量基本持平外,其余的20個協調機場的小時高峰架次都明顯高于公布的小時容量標準,其中,首都、浦東、昆明和成都機場超出20余架次,小時高峰架次超出小時容量30%的有天津、虹橋、浦東、福州、三亞、成都和昆明7個機場。
2014年有20個協調機場小時高峰架次高于公布的小時容量,其中4個超過30%,分別為虹橋、三亞、成都和昆明。
我們把7:00至22:00之間的15個小時設定為繁忙時段。該時段內,大部分機場平均起降架次接近小時容量,說明這12個機場和當地空管全年每天都長時間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
主要繁忙機場流量分布





上述幾個機場24小時流量分布特點基本一致:早上6點開始,機場起降航班量開始急速上升,8點后趨于平穩,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后才開始明顯減少,一般凌晨2點至5點間起降航班最少。
從24小時運行情況來看,起飛和降落的航班量趨勢存在較大不同。早上6點至8、9點是典型的“起飛航班波”時段,起飛航班量一直急速增長,而降落的航班較少。9點后,降落航班量快速增長至高位,起飛航班量稍有回落,起飛和降落的航班量都趨于平穩,一直持續到晚上9、10點后,起飛航班量開始明顯減少,降落航班量卻穩中有升,迎來“降落航班波”時段,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以后才開始明顯減少。
上述機場小時交通流量也各有特點。
北京首都機場早上9點之前小時交通量明顯低于小時容量值,9點之后,小時16交通量增加至超過容量值,10點至直到22點交通量一直高于容量值,22點后才有所下降。
上海浦東機場9點開始交通量增加至超過容量值,20點交通量有所下降,21-22點交通量繼續超過容量值,22點之后交通量明顯下降。
上海虹橋機場上午9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9點至21點交通量明顯超過容量值,21點之后機場交通量下降。
廣州白云機場上午9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9點之后交通量迅速增長,10點至21點交通量超過容量值,21點之后機場交通量開始迅速下降。
深圳寶安機場上午7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7點后出現短暫下降后一直超過容量值,22點交通量降至容量值以下。廈門高崎機場上午8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8點至23點交通量在容量值以上呈現“波浪式”波動。


2015年各機場起降架次及年增長率情況如圖所示。吞吐量占全國1%(含)以上的機場中,三亞漲幅最大,達18.11%,海口和南京的漲幅也超過了15%;吞吐量占全國0.2%(含)至1%(不含)機場中,漲幅最高的是蘭州機場,增長率達到19.49%,呼和浩特和長春增幅也在10%以上。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