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機場集團:凝心聚力謀發展 托起黑土地騰飛之翼
由首都機場集團主辦的“大美國門走基層黑龍江媒體行”活動于2016年7月5日至8日舉行,十數家媒體的記者走訪黑龍江省哈爾濱機場、撫遠東極機場和漠河古蓮機場,調研民航運輸生產情況。
近年來東北經濟經歷了斷崖式下跌,GDP、工業增加值、財政收支等宏觀經濟指標增速紛紛出現大幅回落。數據顯示,2015年東三省GDP總量為5.9萬億元,比2014年僅增長1%。其中,黑龍江省的實際增速為5.7%,名義GDP增長率為0.3%。
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黑龍江民航業的快速發展。2015年,黑龍江機場集團全年共完成航班起降13.84萬架次,同比增長8.82%;完成旅客吞吐量1682萬人次,同比增長14.25%;完成貨郵吞吐量12.24萬噸,同比增長8.57%。2016年上半年,黑龍江機場集團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74127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20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6.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8%、12.1%和4.5%。
黑龍江民航運輸生產為什么會有這樣驚人的增長。
“黑龍江省航空運輸快速發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首都機場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得益于黑龍江機場集團有一個團結和諧、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領導班子,是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黑龍江省委常委孫堯(時任副省長)在會見“大美國門走基層媒體團”時表示。
凝心聚力,開創發展新前景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黑龍江機場集團秉承首都機場集團“1—3—5—2”總體工作思路,圍繞“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緊扣省機場集團發展實際,努力建設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團結和諧、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堅強領導班子。
建設團結型班子,和諧謀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召開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做到凡事有溝通、事事有商量。在落實“一崗雙責”的同時,堅持分工不分家、補位不越位、工作一盤棋,充分發揮好每一個班子成員的作用,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做到各負其責,團結共事,班子的凝聚力不斷增強。
建設勤政型班子,誠信謀事。堅持抓大事、謀發展,班子成員在生產管理上帶頭推進,敢于攻堅;發展上帶頭謀劃,敢于求真;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迎難而上,敢于擔當,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
建設學習型班子,科學謀事。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在做到有計劃、有安排、重質量學習的同時,著重在提高班子成員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能力上下功夫,在武裝頭腦、聯系實際、指導實踐上下功夫,在解決實際問題、工作難題和推動工作上下功夫,聚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龍江絲路帶”建設,認真研討,科學謀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思路,堅定了發展的信心。
宏觀著眼,微觀著力。在高效學習的基礎上,領導班子成員走基層、下一線;主動跑航線、要政策;帶頭“奉獻在周末”、“奉獻在假期”、“八小時以外多奉獻”,在員工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以哈爾濱機場冬季冰雪、大霧等惡劣天氣保障為例,黑龍江機場集團“以雪為令”,只要出現冰雪、大霧天氣,公司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中層管理人員都要全部到崗;一線崗位員工更是進入臨戰狀態,而且不論是否是工作日,將各種資源向一線投放,保證旅客在大面積航班延誤時能感受到機場方面展現的誠意和積極的工作。
曾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的孫堯多年來主管旅游產業,他說,黑龍江冬季雪量大,但飛機卻很少受到影響,源于機場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時清雪,這在全世界高緯度地區都很少見。
在“雙十一”、圣誕節等電商產品貨運量高峰時期,對俄電商貨運量激增,有時一天要飛行兩個航班。為了保證商品不積壓,哈爾濱機場特事特辦,保證24小時安檢和裝卸貨物。今年4月份,由于改為定期航班,俄羅斯烏拉爾航空公司沒有及時遞交材料,飛行計劃未得到中國民用航空局的及時批復,使哈爾濱機場積壓貨物近百噸。為了避免國內商家和國外消費者大量投訴,俄方派了一架安-124大型貨機運送積壓的包裹,并且要求24小時內把郵件全部運走。面對這種突發情況,哈爾濱機場臨危不亂,機場主要領導親自指揮,大量增派人手連夜裝機,克服重重困難,保證了飛機按時起飛。哈爾濱機場優質高效的服務,得到了俄羅斯烏拉爾航空公司的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他們表示,未來將把烏拉爾航空公司中國總辦事處設在哈爾濱機場,雙方將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人心齊、泰山移。正是這種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精神,推動著黑龍江機場集團各項工作在創新開拓中不斷前進。黑龍江省機場集團多次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先后榮獲民航局和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狀”,以及黑龍江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榮譽稱號,機場集團領導班子三次被首都機場集團評為“四好班子”。
逆風飛揚,龍江崛起新引擎
黑龍江省目前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多種困難:原油、糧食價格下降,木材禁止砍伐,煤炭產業萎縮等,工業負向拉動GDP增速,在這種情況下,占GDP超過50%比重的第三產業對黑龍江省至關重要。
黑龍江機場集團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國務院批準哈爾濱開通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等機遇,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戰略,將機場建設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積極實施“門戶+樞紐”戰略,大力開拓航空市場,推動航空運輸生產與經濟同步發展。
一方面,哈爾濱機場不斷提高干線網絡的通達性,在“哈京速達”快線品牌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哈爾濱與千萬級以上機場、省會機場、一線旅游熱點城市的通達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哈爾濱機場開通了至黑河、漠河、伊春、雞西、加格達奇、撫遠等地的省內航線,同時還在不斷擴大支線網絡覆蓋范圍,將哈爾濱的輻射范圍由全省拓展到內蒙海拉爾、滿洲里、赤峰、通遼、阿爾山、烏蘭浩特、錫林浩特和遼寧營口、丹東、吉林長白山等城市。同時,利用哈爾濱豐富的干線網絡,通過制定中轉流程保障、開發中轉聯程產品等一系列手段,積極打造“經哈飛”品牌,由哈爾濱中轉飛往國內外各個城市。東北亞區域樞紐已初具規模。
今年上半年,哈爾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87萬人次,同比增長15.4%,旅客吞吐量增速在全國旅客量排名前30位的機場中名列前茅,旅客量和旅客量增速在東北地區四大機場中位列第一。
同時,哈爾濱已經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去年還開通了東北地區首條第五航權航線,今年開通了至俄羅斯圣彼得堡航線,與俄羅斯11個城市實現通航,在全國范圍內僅少于北京首都機場,對俄業務量占東北地區的85%,進一步確立了對俄門戶機場地位。
哈爾濱市商務局局長季平介紹,2013年底開通的我國首條對俄航空貨運郵路,哈爾濱至葉卡捷琳堡貨運包機截至今年上半年,也已發運貨值4.3億美元。并在新西伯利亞、莫斯科客貨混載航線上不斷“加碼”。
“哈爾濱已成為國內對俄跨境電商平臺數量及出口包裹量最多、零售出口額最大的城市。”季平說,這對東北外貿新格局形成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目前,黑龍江機場集團擁有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伊春、大慶、雞西、加格達奇、撫遠10個支線機場,在此基礎上,“十三五”期間將新建五大連池、建三江、綏芬河、亞布力四個機場。還規劃了鶴崗、虎林、綏化等支線機場。支線機場的建設不僅為哈爾濱機場提供了客源,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中國最東的撫遠東極機場與最北的漠河古蓮機場為例。
撫遠市與俄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互為開放口岸,世界聞名的黑瞎子島,就坐落在兩城之間的界江之上,通過雙方建設的上島橋,中俄可實現陸路連接。在2014年以前,從省會哈爾濱乘火車到撫遠,需要17.5個小時,交通環境極大的制約了這個城市的旅游業和對外貿易。2014年5月26日,隨著一架從哈爾濱機場起飛的南航A320客機平穩降落在撫遠東極機場,標志著黑龍江省內第10個支線機場——撫遠東極機場正式通航。昔日乘火車從哈爾濱到撫遠17.5小時的行程從此縮短為空中旅途80分鐘。
撫遠東極機場作為龍江絲路帶大通道建設的重要節點,有著重要的地位。撫遠東級機場是黑龍江省第十個支線機場,也是中國最東的民用航空機場。目前,撫遠機場運營撫遠—哈爾濱—北京、撫遠—哈爾濱—上海兩條定期航線,今年4月18日還開通撫遠—哈巴羅夫斯克臨時國際貨運包機航線。據統計,自通航以來,撫遠機場共安全保障航班1460班次,運送旅客12余萬人次。其中,今年上半年已運送旅客3.2萬人次,同比增長30%以上,對方便人民出行,改善投資環境,拉動黑龍江東部邊境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東極旅游以及對俄口岸貿易起到了積極作用。
撫遠東極機場經理周虹在接受采訪時稱:“撫遠距離遠東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航道距離僅65公里,我們目前正在謀劃開通國際航運相關工作,把撫遠打造成一個國際貿易的橋梁,開拓國際電商、冷鏈物流等業務,把俄羅斯、朝鮮的海鮮等貨物運送到內陸。”
撫遠市成立了邊民互市貿易區,自去年7月16日正式運營以來,已進口俄羅斯商品5000多種,銷售額達到3533萬元,今年計劃進口商品種類達到8千到1萬種,貿易額實現1億元,稅收實現1千萬。
漠河是中國最北的縣,為多年連續凍土區,一年有長達7個月的時間都處于冰天雪地中。在2008年以前,從漠河乘火車去哈爾濱需要22個小時,漠河北極村是一個極少數人有勇氣去的地方。
漠河古蓮機場于2008年6月18日正式通航,從哈爾濱到漠河最短只需1小時45分鐘。機場通航后,漠河縣旅游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旅游人數逐年遞增。2007年,漠河縣旅游人數為13.5萬人次,旅游收入為8843萬元。到2015年,漠河縣旅游人數增至10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0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7.4倍和11倍。
同時,漠河招商引資資金到位額逐年上升,2007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9億元,到2015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3.3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近5倍,宛西制藥、農夫山泉等國內知名公司及項目紛紛落戶漠河。同時,漠河也與芬蘭圣誕老人村達成合作,建成了除芬蘭外的世界唯一圣誕老人村。
揚長補短,開啟騰飛新征程
“在舉辦各類重大旅游會議期間,機場能夠從大局出發,放棄企業利益,為參加會議的人員提供特殊服務。特別是在去年正月初二,黑龍江東部地區普遍降雨,受其影響,大部分游客滯留在景區,為快速疏散游客,哈爾濱機場開通綠色通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簡化流程,讓游客順利成行。此舉使游客深受感動。此外,機場還為我們提供了停車場地。可以說,機場為黑龍江旅游的發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黑龍江省旅游委負責人稱贊道。
一直以來,黑龍江機場集團樹立“一盤棋”思想,以“大安全、大服務、大營銷”工作格局為抓手,發揮集團整體優勢,揚長補短,為省機場集團快速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
所謂“大安全”,就是在行業政府的監管、指導下,充分發揮機場管理機構對安全運營實施統一協調管理的平臺作用,調動航空運輸企業和駐場單位按照各自的職責,承擔相應的責任,共同保障哈爾濱機場的安全運營,形成廣大員工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廣泛支持的安全工作格局。
為此,哈爾濱機場充分發揮《民用機場管理條例》賦予機場對安全運營的統一協調管理職責,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推動機場航空安保委員會、控制區運行管理委員會、跑道安全領導小組、FOD管理委員會、消防安全委員會五個平臺建設。
安全工作重在責任落實。哈爾濱機場與所有安全保障單位簽訂了航空安全和消防安全責任狀,并且加大安全考核在績效、評先、晉升等考核中的比重,切實把主體、領導、監管和崗位4個安全責任逐級逐層分解落到實處。定期組織召開安全管理委員會、安全形勢分析會等各類安全會議,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開展隱患排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機場快速發展,安全設施投入必須跟上。為進一步加強機場的安全硬件設施建設,哈爾濱機場投資數千萬先后對飛行區安防監控報警系統、航站樓安防監控系統、道口防沖撞系統、安檢信息系統等關鍵安保設施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充分發揮新科技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網絡保障。
以打造“大服務”工作格局為抓手,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哈爾濱機場主動牽頭,從維護空港整體形象的高度,成立了由相關單位共同參加的機場服務委員會,形成統一協調、統一標準、統一步伐,共建 “大服務”工作格局。建立了服務協調會制度,定期聯絡航空公司、駐場單位召開現場運營協調會,搭建了整體運營的服務平臺,形成了從機場運行指揮、地面服務到空管放行的信息共享、合作聯動的常態化協作機制。根據生產運營的實際特點,按照大型機場運營保障的要求,對現場運營保障模式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實現航班保障統一部署、航班信息統一發布,提高機場的綜合保障協調功能。
哈爾濱機場一直著力提升服務環境,優化服務流程,通過開展“暢行中國服務、打造龍江窗口、展示空港風尚”、“踐行中國服務,打造至誠空港”系列活動,持續進行服務培訓,強化員工上前服務、主動服務的意識。此外,他們還推出了微笑服務、“紅馬甲”金牌服務、特殊旅客“四代一優”服務(代幫旅客提拿行李,代幫旅客辦理乘機手續,代幫旅客過安檢,代提供輪椅、擔架等服務用品,一優為優先登機),使這些特殊旅客從購票、安檢、候機到登機得到全程陪護,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評。
基于對航空主業發展的積累和沉淀,黑龍江機場集團上下逐步建立起適應集團化管理模式下的一體化航空市場營銷機制。在集團專門設立市場營銷部,專職進行航空主業發展的戰略研究,在全集團內搭建起“集團負組織領導責任、各機場負主體責任、市場部門負主導責任、各服務保障單位負推進責任”的大市場營銷體系,強調注重機場、航空公司、政府的“三位一體”營銷思路,強調機場主業發展戰略與地方政府、航空公司發展戰略的融合對接。
每逢航班換季時,針對哈爾濱機場航班時刻緊張的局面,很多航空公司時刻無法獲得審批通過,黑龍江機場集團積極與東北地區管理局協調,聯合航空公司進行公司間時刻調整和置換,部分航空公司成功的獲得適合的時刻資源。此外,他們每月為航空公司提供市場運營情況和航班執行率情況,定期進行數據分析,方便航空公司及時獲取信息,幫助他們分析航線品質,為他們提供“管家式”服務。
看好黑龍江的航空運輸市場,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將目光聚焦于此。目前,國航、南航、東航、海航等40多家航空公司在黑龍江省投入運營,哈爾濱機場過夜飛機達到了46架。
未來,正如孫堯所說,黑龍江機場集團將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深挖潛力,大力開拓航空市場,努力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為東北經濟發展筑起“鳳巢”,吸引更多的“金鳳凰”。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