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潮汕機場:堅持走業務市場化社會化之路
在揭陽潮汕機場,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穿著各式各樣的制服,在各個崗位以嚴謹的作風、優質的服務,為航班起降和旅客出行保駕護航;他們從汕頭外砂機場轉場揭陽潮汕機場時,就融入到機場運營團隊中,已成為機場生產保障和經營服務的重要生力軍。他們,就是揭陽潮汕機場公司業務市場化合作單位的員工。雖然勞動關系在各合作單位,但他們熱愛機場,以場為家,成為機場大家庭的一員。
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化改革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安全發展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作為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改革創新經營管理試點單位,揭陽潮汕機場公司圍繞“安全發展”的總體要求,通過“業務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推動公司由經營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小機場的改革發展之路。
探求轉型新路子 企業增效不增人
機場行業投入大與產出慢的特性,決定了扭虧增效工作沒有“快捷鍵”,對新建的中小機場來說尤其如此。面對這一發展難題,揭陽潮汕機場領導班子順應形勢發展變化,提前謀劃,主動求變,在揭陽潮汕機場建設階段就提出了“轉場轉制”同步推行的發展思路,要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機制、全新的面貌進入新機場,以適應公司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機場領導班子統籌考慮,提出通過“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實現公司管理轉型,將機場部分業務交由市場選擇,讓專業公司來做專業的事,讓社會相關行業參與機場安全生產保障和管理,把機場從“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模式中解放出來,朝“專業、精簡、高效”的方向發展,通過合作實現雙贏。“這一實施路徑的提出和推行,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在生產運營管理中,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經過反復摸索確定的長久之策。”揭陽潮汕機場總經理郭大杰表示。
戰略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于執行。要推動機場實現轉型和跨越發展,最關鍵的任務是引導干部職工轉變觀念。為此,機場選派各級干部前往境內外優秀機場學習先進發展理念,讓大家既拓寬了眼界和工作思路,又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和差距,使干部職工在思想上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和束縛中解脫出來,積極參與公司各項改革。至此,通過“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推進管理轉型,在公司上下達成共識,轉化為自覺的行動。
好中選優門檻頗高 社會精英加盟機場
揭陽潮汕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項目共20個,涉及技術維保、運行管理等與機場安全、服務緊密相關的業務,合作伙伴的選定最為關鍵。
在轉場過程中,時間緊、任務重,一不留神就會影響揭陽潮汕機場的安全運行。揭陽潮汕機場在推進過程中慎之又慎,成立了專門小組統籌運作,落實項目責任人制度,以選擇最佳合作伙伴為根本原則穩妥推進。
該機場企業發展部負責人介紹,入選揭陽潮汕機場合作單位的門檻頗高,不僅技術類業務必須具備國家和行業認可的資質,開展重要業務的企業在民航業內或當地要具有較強實力,同時要有長期合作的意愿和條件。在選定形式上,機場根據不同業務項目的實際情況,積極采用符合實際的競爭性談判和市場比選方式,確保業務市場化、社會化公開、高效、順利地推行,使項目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從目前進駐機場的17個合作單位的600多名員工情況來看,專業背景、管理水平、行業口碑、歷史業績以及人員構成都比較好,都具備國家和行業認可的資質,聚集了高端技術要素,在關鍵的時刻能夠沖得上去,滿足了局方和公司業務發展要求。
不同階段不同監管模式 從“傳幫帶”到“規范提升”
在不同階段,揭陽潮汕機場對合作單位的監管也呈現出階段特點,分為轉場磨合初期的“傳幫帶”和磨合期后的“規范提升”兩個階段。
轉場初期,由于合作單位對新機場環境、設備不適應,對民航保障標準和要求不熟悉,機場實行“師帶徒”管理制度,各監管部門樹立服務理念,承擔“傳幫帶”的責任,讓各合作單位盡快融入公司保障體系,及時解決合作單位在開展工作時面臨的各種問題。
磨合期過后,考慮到機場行業對穩定性的特殊要求,機場提出要與合作單位“共同成長”“共榮共生”“共享成果”,不斷鼓勵和幫助合作單位進行管理的規范提升,促進做大、做強、做精各自的業務。
“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效果好或者壞,能不能走得更遠,最終取決于公司與合作單位在文化和理念上是否相融合,在工作步調上是否相一致,在發展成果上是否同分享”。該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說,機場積極倡導這個觀點,并且主動創造條件營造健康和諧的氛圍。例如請合作單位主管參加機場每日和月度生產講評會,邀請合作單位領導出席年度工作會議,安排合作單位業務骨干出國考察學習,將合作單位納入機場培訓體系和爭先創優評比等,引導合作單位員工增強“我們都是機場人”的意識,使合作單位從遵守共同的契約到實行共同的制度,再到樹立共同的文化價值觀。
轉型效果初顯現 機場和合作單位雙贏
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是機場實現管理轉型的一種路徑,其效果好或者壞,直接關系到轉型成功與否。轉場后4年多的實踐證明,轉型效果已初步顯現,揭陽潮汕機場在通往經營管理型機場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合作單位借助機場這個平臺做大做強,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揭陽潮汕機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業務外包道路,機場服務保障更加專業化,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態勢穩中有升,高分通過了局方的安全審計和安保審計。機場助航燈具的維修保護、場道維護、鳥擊防范等業務是由江蘇一家機場設備公司開展的。運行保障部負責人介紹道:“我們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公司做,能夠守牢安全底線。去年機場附近有24起鳥擊事件,沒有一起發生在機場責任區內。”
合作單位也借助機場這個平臺激發活力,做大做強,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開展航站樓清潔、問詢打包、安保、機坪裝卸等業務的廣東萬事通航空地勤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孫瑞深有感觸:“伴隨著揭陽潮汕機場轉場后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從一家只有30人的小公司壯大到如今擁有200人。機場在我們的成長中給予了專業指導,激發了我們發展的內生動力。可以說,我們跟揭陽潮汕機場‘共同成長’‘共享成果’,致力于為旅客樹立高品質、高效率、高標準的空港服務標桿。”
此外,通過機場業務市場化、社會化,機場員工人均保障航班數量、服務旅客人次。單個航班運營保障成本等效率指標也不斷提高,機場人工等運營成本得到了較好控制,企業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有較大的發展后勁兒。
接下來,揭陽潮汕機場將繼續堅持經營管理型方向,完善業務市場化內涵,拓展業務市場化的外延,持續不斷地推進運營模式、經營機制創新,走好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規范發展的道路,加快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