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山飛機事故:起飛時可能并非由“機長”駕駛
根據本報獨家照片進一步猜測:事發當天,涉事飛機從舟山飛往金山時,由“張釜小銓銓”擔任責任機長(雙機長制度中具有更高權利的機長),坐在飛機左側,實際掌握飛機;而返航時,兩位機長進行了對換,由另一位實際掌握飛機飛回。

7月20日中午12:20許,一架水上飛機(幸福通航B-10FW)在執飛上海金山-浙江舟山航線起飛過程中發生事故。后據官方通報,事故飛機上有1名機長、1名副駕駛和8名乘客。至事發當天19時,已有5人遇難,包括1名機組人員和4名乘客。此后,又有信息披露了8名乘客的名單,和5位幸存者的名單(4名乘客和1名機組人員)。
至此,公眾一共獲得了機上9位成員的名單,即4名遇難者(均為乘客):周國芳、錢曉英、張峰、龔建華;4名幸存者(均為乘客):宋萬軍、馮昆、吳亮亮、沈玉英;以及另一名幸存者,據官方披露為機長的飛行員張釜銓。
那么,飛機上的第10名成員、“副駕駛”是誰,暫時成了一個謎。截止今日,事故發生已過去三周有余,相關調查工作也陸續展開,相信更詳細的情況,終將披露。不過,經過多日探求,本報記者發現自己在事故發生前拍攝到的數張現場照片,卻顯示機長張釜銓事發當時可能并不在飛機的主駕駛員座位上……
起因:記者發現疑似張釜銓微博
事故發生后不久,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發現了一個疑似事故機長張釜銓的微博賬號——@張釜小銓銓。“張釜小銓銓”的個人資料顯示,他畢業于中國民航大學、服務于幸福通用航空公司。綜合這個微博的多篇帖子,不難發現,博主不僅是一名飛行員,還長期執飛水上飛機,他的2016年“第一飛”,更是在舟山普陀山機場,即金山事故飛機7月20日的飛行目的地。由此可見,“張釜小銓銓”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張釜銓。
不過,這一猜測也并非十全十美——博主個人資料顯示其出生日期為1988年11月19日,這與官方披露的“機長張釜銓24歲”信息不符。或許是“張釜小銓銓”注冊微博時填寫錯誤?不得而知。
此外,記者在這個微博的相冊中,還發現了多張博主的自拍,以及與他人的合影。

2016年3月17日,“張釜小銓銓”微博貼圖。在金山事故飛機起飛前,記者也見到了此圖中另外一位飛行員。

7月20日,事發現場候機飛行員。左一為張釜銓,右一這位飛行員與上圖“張釜銓”微博圖片中飛行員高度“相似”。
事故當天,“張釜小銓銓”駕機從舟山來金山
不管“張釜小銓銓”是否就是張釜銓“本尊”,這位博主的確在7月20日幸福航空上海金山-浙江舟山首航儀式上現了身。
對比“張釜小銓銓”的博主自拍和本報記者7月20日早晨在現場拍攝的照片。可以發現,當天一早,有飛機從別處飛來并降落上海金山,從飛機主駕駛員座位上走下來的,正是“張釜小銓銓”。而且,他的肩章顯示為“四道杠”機長。

7月20日,幸福通航B-10FW在金山水上機場降落后,走下飛機的張釜銓。
這里要科普一個航空小知識——絕大多數雙駕駛座位的飛機,其主駕駛員座位,都設在左側。盡管左右兩側駕駛員座位儀表和操作設備對飛機都具有幾乎同等的控制權,一些情況下,單靠右側駕駛員,飛機也可以完成起飛、飛行和降落的全部操作。但總體而言,左側駕駛員座位,通常被視為“主控”,也就是機長常坐的位置。因此,可以猜測,“張釜小銓銓”在幸福通航B-10FW飛機從舟山飛抵金山的航班上,擔任了機長職務。

幸福通航B-10FW駕駛艙,左側一般被視為機長位置。
可是,當幸福通航B-10FW飛機在金山稍作休整,載客再次起飛前往舟山時,本報記者拍攝的照片卻顯示,坐在飛機左側主駕駛員座位上的,卻已不是“張釜小銓銓”,而是一名面相比他更年輕的飛行員。

幸福通航B-10FW起飛前,坐在機長位置上的飛行員,此人并非張釜銓。據記者回憶,拍下這張照片時,飛機引擎已經啟動。
“張釜小銓銓”和事故飛機左側駕駛員都是“四道杠”
根據“張釜小銓銓”的微博自拍顯示,他的職務是機長——其制服肩章是“四道杠”。而記者當天拍攝到了多幅照片也顯示,事故飛機主駕駛位置上的那位比張釜銓更年輕飛行員的肩章也是“四道杠”。一架飛機上同時出現兩名機長,這是什么情況?

當日圖片顯示,幸福通航B-10FW即將起飛往舟山時,坐在左側機長位置這位飛行員(右一),肩章有4道杠。
這里又要科普一些航空小知識——所謂“機長”,并非職稱,而是職務。且這一職務與具體航空公司、具體飛機型號、具體航線密切相關。比如,在同一航空公司里,A飛行員擔任北京-上海航線的機長,并不意味著他就可以在北京-昆明航線上擔任機長。如果A調換航線,則他可能要從副駕駛作起,對航線熟悉以后,才有可能升職為機長。而甲公司里執飛北京-上海航線的機長,離職去了B公司,即便同樣執飛北京-上海航線,一般也不會立刻擔任機長職務。如果執飛機型不同,則他更不能直接擔任機長。
而“四道杠”一般是飛行學校或航空公司發給飛行員的制服,意味著制服的主人至少可以在一個具體航線上駕駛某一具體機型時擔任機長職務,但這一職務并不具有“通用性”。當一位“四道杠”機長調換航線,暫時不能擔任機長時,規范的操作,是將其中一道杠“減”掉,成為“三道杠”副駕駛或機師,待升職成機長后重新添回那第四道杠。
那么,事故飛機從金山飛往舟山的飛行任務中,到底誰是機長?
根據官方披露,機長是張釜銓。但他為何沒有坐在左側主駕駛員座位上?
四種猜測,靜候最終的事故調查報告
a、首航施行了“雙機長”制
“雙機長”,一般是在航空公司對新航線或新機型進行首航時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為的是讓兩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一起參與飛行,確保安全。比如我國國產ARJ21飛機首飛時,就采用了舉世罕見的“雙機長”+“雙副駕駛”的黃金組合。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內資深飛行員猜測,像上海金山往返浙江舟山的“黃金旅游航線”,航空公司以“雙機長”制確保首航成功,完全可能。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照片顯示“張釜小銓銓”和另一位坐在飛機左側的飛行員都是“四道杠”。
因此,可以根據本報獨家照片進一步猜測:事發當天,涉事飛機從舟山飛往金山時,由“張釜小銓銓”擔任責任機長(雙機長制度中具有更高權利的機長),坐在飛機左側,實際掌握飛機;而返航時,兩位機長進行了對換,由另一位實際掌握飛機飛回。
b、事發時正在進行“左座副駕駛”晉升機長實訓
根據一般飛行員的培訓歷程,在其晉升為機長前,必須經過觀察員、全程右座(觀察)、副駕駛(又分多個階段)、左座副駕駛等多個階段。其中,左座副駕駛,是晉升機長前的最后一關。這時,飛行員將坐在飛機駕駛艙左側機長位置上,在右側教練員的指導下,對飛機進行實際控制,完成飛行的全過程。這一階段,并不是在模擬環境下進行,而是飛機實飛。因此,“左座副駕駛”晉升機長實訓并不違規。
這一猜測,就要利用前述的“四道杠”航空小常識。明明照片顯示那位比“張釜小銓銓”年輕的飛行員已經是“四道杠”,他為何還要晉升。一種可能,就是他其實是幸福通用航空公司其他航線上的機長,因此有“四道杠”制服。而企業可能希望他轉航線來執飛金山-舟山航線,所以需要進行“左座副駕駛”晉升機長實訓。而其制服上的“四道杠”,是沒來得及“減”杠(這在業內并不罕見,也不能算明顯違規)。
這一猜測,與官方披露的“機上有1名機長、1名副駕駛,機長是張釜銓”吻合。
c、迄今為止已披露的信息有誤
到目前為止,官方披露的信息量相對較少。特別是那位副駕駛的姓名一直沒有披露,這令公眾對事故詳情的了解受阻。如果“張釜小銓銓”微博信息無誤,則他的年齡并非官方披露的24歲,而是28歲。那么,是不是那位坐在飛機左側駕駛員座位的年輕飛行員,他是24歲?其實,當天的飛行情況,特別是機長與副駕駛的情況,航空公司應該非常清楚。披露了其中一位的姓名,另一位卻“隱姓埋名”至今,讓人更加疑惑。是不是事發當天忙中出錯,一些信息披露有誤?
d、或許是我們“猜”錯了
微博博主“張釜小銓銓”就是事故機長張釜銓,這是本文大部分分析的基礎。這一基礎是否站得住腳,靜待最終的事故調查報告吧。
說在最后:愿逝者安息,飛行更安全
根據8月5日相關媒體的報道,我們似乎可以了解到,本報記者拍攝到的飛行員,可能就是該篇報道所說的副駕駛“邊某”。從面相上看,他的確比“張釜小銓銓”更年輕。而在“張釜小銓銓”的微博中,我們甚至還找到了一張疑似“邊某”和“張釜小銓銓”的合影。

微博圖片發布于2016年1月4日,文字說明為“2016年第一次飛行.....”,照片位置顯示為:舟山普陀山機場。
不過,“張釜小銓銓”微博個人信息顯示的他的出生日期,卻與官方和其他媒體披露的情況嚴重不符。這也讓我們感到一絲疑慮和不安。從常理分析,“張釜小銓銓”即便是隨意填寫了自己的微博信息,也不至于如此精確到“1988年11月19日”。究竟是他的“筆誤”,還是直到目前為止,與事故相關的一些信息披露仍存在誤差。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此刻所想告訴公眾的,是一個事實。那就是,照片顯示,事故飛機起飛時,可能并非由被披露為機長的張釜銓在駕駛,而是“雙機長”中的另外一位;或者是一位即將晉升機長的“左座副駕駛”正在進行并不違反規定的實訓。再或者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些目前公開信息和本報所掌握信息以外的變卦,導致我們的四種猜測,都存在疑問。
最后,愿逝者安息,今后的飛行,也更安全。

事故救援現場,打撈起來的事故飛機,駕駛室損毀嚴重。
最新信息:
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披露,事故調查處目前已初步完成現場調查取證工作,飛機殘骸已經轉移到臨時存放點。近期完成了對金山水域的勘測,沒有發生影響飛機運行的障礙物,同時對飛機的燃油進行了檢查,未發現異常。
另據了解,金山水上飛機調查組共同對事故殘骸進行了進一步的勘察取證,目前已經排除飛機故障的可能。據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介紹,下一步調查組將對當事機組的資質、訓練培訓以及公司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核實,對當事機長的病史和用藥情況進行確認,在身體合適時候進行調查筆錄。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