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夏河機場:高原空港 連通四方 承載草原騰飛夢
2016年8月19日,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機場,像往常一樣開始它一天的有序運轉。三年前的今天,這座美麗的機場在甘南人民的熱切期盼中順利通航,而今已悄然歷經了三個春秋。三年的篳路藍縷,三年的風雨兼程,三年的卓絕追求,一路走來,從建設時期的“夏河速度”到運營中的“夏河品質”,甘南夏河機場從當初的蹣跚學步到如今踏步向前,一步步邁向高原支線機場管理的典范標桿。
歲月回眸看發展
厚積薄發,蓄勢高飛。當記者探尋夏河機場的發展之路時,看到的是一個個堅實的腳印、一次次成功的起降、一曲曲勝利的凱歌。
2013年8月19日,甘南夏河機場正式通航,開通西安—蘭州—夏河航線。
2014年4月,開通西安—夏河—拉薩航線。
2014年9月,通過國家民航局航空安保審計。
2015年10月,完成國家民航局反劫機演練。
2015年12月,開通成都—夏河—銀川航線。當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5萬人次,較2014年實現翻番目標。
2016年6月,實現RNP—AR飛行程序應用,有效解決高高原機場運行減載問題。
2016年8月,甘南夏河機場已保障旅客超過6萬人次,同比增長129%,預計當年將突破10萬旅客大關。這將成為甘肅省內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萬最快機場。明確戰略強主業
航線開發是機場運營發展的關鍵基礎。甘南處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既是中國兩大藏區之一,也是藏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互通的融匯地區。甘南夏河機場堅持“航空主戰場”戰略,深入分析自身區位優勢和地方市場需求,結合甘南州委、州政府發展要求,確立了“打通‘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空中橋梁”的戰略目標,制定了航線三年開發計劃和實施方案,全力構建甘南交通運輸新網絡,實現甘南人民飛出草原的夢想。
“十二五”期間,甘南夏河機場以擴展航線網絡、強化市場推廣為基礎,連續開通了西安—蘭州—夏河、西安—夏河—拉薩、成都—夏河—銀川等航線。特別是拉薩、成都等航線平均客座率持續達到80%,市場反響強烈。在航線拓展、培養方面,甘南州政府持續給予了大力支持。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協調推動航線開發工作,每年撥付千萬余元補貼航線運營,有效促進了機場快速成長發展。通航三年以來,甘南夏河機場年旅客吞入量由2萬人次增至10萬人次,增速連續三年超過100%,位居我省乃至西部地區機場前列。其中,夏河機場貨運吞吐量連年實現3倍以上增幅,為促進甘肅地方經濟社會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全服務樹形象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是機場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甘南夏河機場地處藏區,海拔3200多米,開航伊始就面臨著極為繁重的安保壓力。面對復雜的地方社會環境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來自西部機場集團各個單位的支援者扛起安全保障的重任,通過建章立制、規范程序、嚴格管理,出臺安全管理制度20余項,建立各類航空安保應急預案10余項,裝訂各種制度匯編、制度臺賬80余套,建立了科學、規范、嚴謹的安保管理體系,為三年來機場安全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2014年9月11日,甘南夏河機場順利通過國家航空安保審計,標志著該機場安全保障水平再次邁上新臺階。2015年10月,甘南夏河機場作為甘肅省內唯一高高原機場,圓滿完成全國性反劫機安保應急演練任務,得到國家民航局以及地方政府“西北地區支線機場反劫機演練標桿”的高度評價。2016年3月,甘南夏河機場完成甘南迭部森林大火航空救援保障任務,保障工作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及民航甘肅監管局等行業主管單位的高度肯定,并為及時挽救國家財產、保護人民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思路求發展
機場建成了,天路打通了,游人到來了,甘南航空旅游迎來了發展的新天地。為響應甘南州政府“旅游興州”的發展號召,激活甘肅支線機場發展潛力,西部機場集團綜合分析區域資源、政府意愿、客源構成、航線結構和航季特點,提出實施甘肅支線機場“旅游+航空”發展戰略的思路,著手發展航空旅游業務。
根據西部機場集團發展戰略規劃,甘南夏河機場深入實踐“旅游+航空”發展思路,借力地方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于2014年成立了甘南首家具備國際地接資質的旅行社,助推航空主業發展。依托集團資源優勢,甘南夏河機場明確了“加快機場主業發展和繁榮航空旅游”的工作目標,堅定“明確戰略、建立機制、擴大規模、穩步實踐、提升影響”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產品優化和市場推廣,整合公寓、大巴等服務資源,推出甘南佛教文化、紅色圣地、自然景觀及藏家體驗游等30多項特色旅游產品,為前來甘南的旅客提供全方位旅游出行和機票、酒店訂購等綜合型旅游服務項目。甘南州2014年政府報告中首次明確“大力發展航空旅游,開發具有甘南特色的航空旅游線路,發揮航空旅游的引擎作用”,并把夏河機場納入地區旅游發展責任單位,與政府簽署航空旅游發展責任書,明確航空旅游業務量、航線開辟、旅游包機等多項指標。夏河機場航空旅游業務迅速打開地方市場。
在持續推出旅游產品的同時,旅行社與地方政府共同制定航空旅游推廣計劃,全面參與地方政府推介活動,主動組織邀請甘肅、陜西及全國主要旅行社,開展甘南航空旅游調研踩線采風。旅行社借助集團優勢,在西安等地5次主辦“九色甘南人文天水”大型推介會;在天津、大連、太原、南京、鄭州等15個城市開展10余次專項宣傳;充分利用政府平臺,加大航空旅游宣傳力度。甘南州旅游局將航班信息編入旅游宣傳手冊,夏河機場在州電視臺、甘南日報等媒體開設固定欄目,在全州99個郵政網點進行宣傳,有效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取得較好的推廣效果。邀請丹麥國家旅游協會、韓國釜山航空等赴甘調研,與國內外10余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系,設計推出20項航空旅游產品,拉動航空業務增長20%以上。2015年全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5萬人次,實現翻番發展目標,成為甘南旅游發展的重要承載者。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甘南航空旅游的發展基礎逐步成熟。建立了10余名核心骨干、20余名輔助支撐的專業團隊,與州內40余家酒店簽訂互惠協議,與100余處景點建立合作模式,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發展規模日益擴大,合作單位覆蓋廣泛,夏河機場航空旅游業務穩步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道路。
借力政府強基礎
建設運營之初,機場作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理念就得到甘南州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同。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機場通航前,夏河機場與地方各單位明確了公安、消防、醫療、供電、供水等具體措施,并與相關單位簽訂了詳細的保障協議,為后期運營奠定良好基礎。高高原機場運行標準要求高,限制條件多,成為制約機場快速發展的瓶頸。面對困難,西部機場集團全力協調爭取國家民航基金中歐航空合作資金600萬元,并由地方政府投入百萬元,高效推進夏河機場RNP程序設計試飛,完成夏河機場RNP(基于衛星通信導航技術)項目應用,有效解決了高高原機場運行減載問題,為航空主業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自2013年投運至今,甘南夏河機場共申請落實民航發展基金1393萬元,西部機場集團自主投入300余萬元用于機場安保能力、運營條件等建設,有效提升了甘南夏河機場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夏河品質”,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和借鑒。同時,夏河機場通過與地方政府深化合作,建立起協同共贏的良好發展氛圍,地方政府為甘南夏河機場頒發“經濟社會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并評價其為“政企融合典范”。
集團管理鑄品質
自夏河機場建設到運營以來,西部機場集團先后抽調百名管理骨干幫扶工作,累計投入千萬元提高機場綜合保障能力,舉力助推機場快速發展。甘南夏河機場在西部機場集團的堅強領導和企業文化引領下,發展定位清晰,戰略目標準確,前進步伐堅定。2013年機場確立為發展“起步年”,牢牢抓住“隊伍建起來,體系搭起來、航班飛起來”三個重點,推動機場開好頭、起好步;2014年確立為夯實“基礎年”,以“航空安保審計、班組規范建設、系統風險管理”為抓手,將管理深入基層,確保了第一個完整的安全運行年;2015年確立為品質“提升年”,以“精細化管理創新、績效考核提升、團隊文化建設”為措施,強力推進各項工作,在夯實運營管理的基礎上實現了發展提速、品質換擋;2016年確立為全面“鞏固年”,以“戰略解碼行動,績效合約分擔,崗位流程優化”等措施,梳理管理鏈條,整合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品質建設。
經過三年來的摸索、積累、沉淀,甘南夏河機場逐步形成了具有甘肅支線機場特色的管理運營模式。在文化建設方面,甘南夏河機場堅持以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和西部基礎集團企業文化為核心,穩戰略、統思想、凝信心、樹正氣,牢固樹立“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利益”的文化氛圍,實現機場公司整體發展穩中求進。在基礎管理方面,全面對接現代化企業管理思路,圍繞集團戰略解碼硬仗任務,開展服務品質提升、績效管理應用基層班組建設等20余項有益探索。基層班組自主研發的捕鳥網安裝工藝,在全集團內獲得“微創新”優秀成果表彰。資產信息化管理技術在甘肅轄區兄弟機場內進行推廣應用。在隊伍建設方面,重點抓緊抓好本地員工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實施“一崗多責、一專多能”人才培養計劃,目前機場本地員工比例已超過90%,并且已有30%的本地員工走上管理崗位。整體隊伍的狀態、能力得到較大的鍛煉和提升,全員“向先進看齊、向品質對標”的標準意識全面形成。
三載春秋越,崢嶸歲月稠。甘南夏河機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行業政府、單位的共同幫助下,從稚嫩走向成熟,得到各方認可。站在新的起點線上,甘南夏河機場將再度揚帆啟航,用自己的勤勉與努力繪制更加美好的藍圖。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英8.5小時以下長航線經濟艙僅供一餐
- 下一篇:內蒙古機場“干支聯動”推動航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