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名單發布 13人被記錄
9月29日,記者從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了解到,第三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于當天發布,共有13名旅客因為在選擇民航出行時的不文明行為而被記錄在案。盡管這些旅客的不文明行為各異,但均遭到了行政拘留的處罰,其不文明行為記錄期限也均為兩年。這也是該協會自2月出臺相關管理辦法以來,第三次發布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
和此前發布的兩批名單相比,第三次發布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人數創造了新高,較上一次發布的3月發生12起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有所增多,達到了13起。更值得注意的是,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的危害有所增強。除了編造虛假爆炸信息、拉動安全門手柄這些以往常見的違法行為外,還出現了多起打砸民航服務設備設施、毆打民航一線工作人員的惡劣事件,相關違法旅客均受到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時間為3日~15日不等,其被記錄不文明行為期限的時間也都為兩年。
中國航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是指因擾亂航空運輸秩序且已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主要分為十類,即堵塞、強占、沖擊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的;違反規定進入機坪、跑道和滑行道的;強行登(占)、攔截航空器的;對民航工作人員實施人身攻擊或威脅實施此類攻擊的;強行沖擊駕駛艙、擅自打開應急艙門的;故意損壞機場、航空器內設施設備的;違反客艙安全規定,拒不執行機組人員指令的;在機場、航空器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或者煽動旅客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以及其它擾亂航空運輸秩序、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
而從第三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看,已涵蓋"堵塞、強占、沖擊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強行登(占)、攔截航空器""對民航工作人員實施人身攻擊或威脅實施此類攻擊""強行沖擊駕駛艙、擅自打開應急艙門""故意損壞機場、航空器內設施設備""違反客艙安全規定,拒不執行機組人員指令""在機場、航空器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或者煽動旅客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這9大類不文明行為,還出現了機上盜竊這一歸屬于"其它擾亂航空運輸秩序、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
4月在民航運輸中屬于淡季,但由于雷雨天氣在此時已經大面積出現,由此帶來的航班延誤隨之增多,造成個別旅客以種種不文明行為、不理性、不合法地維權。讓人有些遺憾的是,一名尚在哺乳期的旅客在搭乘航班因天氣原因取消后,情緒激動,不接受登機口工作人員的解釋,將餐食潑灑在登機口工作人員身上。其雖因自身處于哺乳期而未執行7天的行政拘留,但同樣被給予記錄不文明行為兩年。
今年2月發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指出,中國航協定期將從民航局獲取不文明行為旅客信息,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一年至兩年,自信息核實之日起計算。中國航協對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向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單位告知記錄信息。被列入不文明行為記錄的旅客如對記錄有異議,可向中國航協提出申訴,中國航協自收到申訴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申訴人做出答復。異議處理期間,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的管理不受影響。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