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役空乘的轉業之路
和ZZ相識大半年,雖然互動不多,但她給我的印象很深。她是我欣賞的那種“不好意思的人”,很多時候她寧愿自己多吃苦多經歷也不會開口麻煩別人。前段時間她辭去了外航空乘的工作,回國謀求新的發展。
坦率的講,之前我并不很了解外航所存在的“歧視現象”。ZZ所在的外航對于投訴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態度,只要對乘務員投訴,十有八九都會被判成立,之后追責乘務員。當遇到投訴時,有些外航本國的乘務員會直接或間接的把責任推給中國籍乘務員,所以,中國籍乘務員屢屢莫名其妙的就要背黑鍋。更嚴重的是種族歧視。ZZ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被折騰的太心累,隱隱覺得快抑郁癥了,想了想自己作為90后年紀還小,果斷離職,任性的重新開始。
回國后的迷茫收拾完行李回國,發現自己除了空乘和小語種技能,似乎毫無頭緒。ZZ最快找到的工作機會是總裁助理,但覺得這個道太兇險。我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總裁助理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對于綜合技能要求甚高,在人際關系是第一生產力的中國,一個職場職業技能積累為零的退役空乘,當炮灰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助理類發展路徑狹窄,走不到決策層,對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比較局限。如果真的想走這條路,也應從人力資源或行政部門的路徑往上走。在積累了相當的職場閱歷和經驗后,最少能理清各部門的門道之后再入局,安穩一些。當然了,社會中也不乏以各種助理為誘餌“做壞事”的人,這東西也防不勝防。唯有小心謹慎,才能防患于未然。助理這條路基本就否了。目前各行各業中,人力和行政相對安穩拼資歷,市場和運營變數大拼能力,這兩類我都很推薦ZZ去嘗試一下,尤其運營,積累的年頭越多越值錢,而且會非常全能。ZZ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沒有基礎到底該怎么開始?她決心花一年時間到處闖闖,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實在不行再去面空乘。說到這里,我又重復問了一遍ZZ,你到底想好轉業了沒有?
之前和Alpha兄聊得時候我們也探討過這個問題,空乘的薪資是有迷惑性的。以我媳婦兒為例,剛出校門初當空乘就可以拿到萬八的月薪,同時期我的月薪是多少?——750塊大洋(職位:市場專員)。高起點給大家帶來的是高期待,畢竟,誰也不希望生活越過越差。但除了一部分乘務員可以一路晉級,不斷挑戰更高年薪之外,大部分乘務員整個職業生涯的收入水平都穩定在1萬左右的稅前月薪。而同時期的圈外職場人是會不斷增值的。以我為例,把時間推進到第三年,我的年薪是多少?七七八八的加起來20多萬吧。這背后還隱藏著各行各業的人脈。有人就有錢,這個你會懂的。然而,大家在選擇當空乘的時候還是初出茅廬的小朋友,對于職業生涯發展的規劃并不清晰。很多人只是一時貪戀高薪,等到自己真的長大成熟了才發現,當年比自己低薪的人年薪還在一步步高漲,而自己卻在圈子里越走越深,比起身體的疲憊,早已疲倦的心更是找不到新的出路。
不知道喜歡什么的時候,先試試再說因為離職是突發決定,ZZ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該如何選定重新開始的工作,所以決定在鞏固英語順便學學其他小語種,不浪費時間并豐富自己的情況下,邊走邊闖蕩。繼續充電的路子是對的,但是在職場中,通過實踐,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后再去選擇性的充電,要比先充電后實踐要高效的多,俗稱缺啥補啥。這個階段,我給ZZ的建議是先鎖定行業,之后選定城市,優先考慮包括BAT在內的大公司。無論職場體系還是用人標準,大公司都相對成熟,這樣就能夠幫助初入職場的新人盡快熟悉職場氛圍,不管做什么,我都建議邊試邊選,不要停下來想象。最后,可以選擇“海投”各家公司,在面試時也不要抱著必須面上的心態去,這些年的空乘圈職業經歷相對封閉,可以把這段“重新開始的過程”定義為邊旅行邊熟悉社會。慢慢的,你就會熟悉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只要方向不要太歪,堅持走到最后肯定會把局面打開。
ZZ開始投簡歷了,后續轉業進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