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北京新機場 微友寄語滿懷期待
近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組織開展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媒體體驗采訪”宣傳活動。
經民航局批準,此次活動邀請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新社、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日報、中國交通報、中國民航報、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易、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晨報、北京交通臺、北京新聞廣播、新京報、京華時報、北京青年報、法制晚報、河北電視臺、河北廣播電臺、河北日報、東方衛視、鳳凰衛視、香港大公報,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共同社、NHK、路透社、美聯社、紐約時報等40余家中外媒體,共有60多名記者走進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對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核心區、飛行區工程建設情況等進行了全方位的采訪、拍攝。
此次集中宣傳報道引發了廣泛的公眾關注,成為最近幾日國內重要的新聞事件。各大媒體報道的內容主要聚焦于北京新機場“空地一體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流程、便民服務、外網交通主干路網、工程進度、重大創新、航站樓造型、跑道設計、基地航空公司等方面。其中,中央電視臺同步在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財經頻道的“朝聞天下(5條)”“中國新聞”“第一時間”“新聞直播間”“特別關注”等知名欄目進行了多條數、多頻次、全天候的滾動播出;新華社和中新社兩家國家級通訊社以權威通稿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報道;《人民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民航報》《中國交通報》等重要平面媒體均在重要版面進行整版專題報道;《新京報》《北京晚報》等一大批都市類報刊更是將網絡報道和平面報道結合,挖掘出以獨特的新聞視角進行了充分展示;北京電視臺、騰訊網、新浪網等媒體更是利用全新的媒體傳播技術開展現場直播、在線互動,帶著受眾一同感受北京新機場建設的火熱場面。據統計,截至10月13日24時,在電視臺、網站、平面媒體等媒體平臺的相關報道及轉發累計多達1000余篇次,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的報道及轉發量更是累計多達10000余篇次,產生了宣傳波效應,報道聲勢空前。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全景再現媒體關注新機場建設,該期微信點擊瀏覽量短期達近萬人次。能夠參與這項工程的建設,很多微友覺得很自豪、很驕傲,對集團公司的未來滿懷信心。
微友“柳葉刀”:我們的辛勤努力工作終于告一段落,后面還有更大的壓力,工友兄弟姐妹們努力吧!為我大中國驕傲吧!
微友“天涯草”:侄兒有幸參加此項目的建設,為國家的強盛譜寫自己的青春之歌……了解建設者們的辛苦,仰望他們的付出,能在祖國建設洪流中投身而入,幸福著,辛苦著,也驕傲著!
微友“王維江”:從平地到初見規模,凝聚著機場建設者們的多少汗水和辛酸,加油建設者們,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凝聚力。讓世界看到什么是中國力量,什么是中國速度。
微友“雪飄飄”:北京新機場的建設將引領京津冀地區高速發展,北京新機場將是亞洲笫一大機場,向建設者們致敬,為北京向國際大都市發展點贊。
同時,網友們對北京新機場的鳳凰展翅也充滿了期待:網友“樂芝餅干”說,厲害了我的大北京。網友“憨厚的我是你的小太陽”說,這里就是我的家,未來會變得如此高大上。網友“EnzoAlbert”說,北京城南要迎來發展了,新機場從航站樓設計到配套交通都方便很多。北京南部將形成新的臨空工業區,南五環附近將形成類似望京的產業新區。
微友的寄語,微友的留言,樸實之間,充滿了對作為國門人的驕傲、也充滿了對國門的大愛。
通過媒體的集中報道,進一步宣傳展示了北京新機場在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工程建設的階段性重要建設成效,進一步強化北京新機場作為國家重大項目的良好形象,為順利開展北京新機場建設營造了積極的輿論氛圍。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