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集團:國門大宣傳 奏響好聲音
“最新氣象預報,首都機場今日23:00前將受冷窩前部影響,預計在16:00至23:00本場出現雷雨天氣。截至發稿時已取消超過130架次航班。未來9小時,上海、廣州、哈爾濱、沈陽等地也將出現雷雨天氣……” 6月21日,準備到首都機場接人的劉先生,剛坐上出租車,就收到首都機場微信公眾號發來的消息。“還沒到機場就能享受到提前服務啦,”劉先生說道。到達航站樓后,他發現航顯屏上滾動顯示各航班狀況,打開手機能輕松查閱航班情況以及首都機場推送的各種消息,劉先生點擊了首都機場微信公眾號的“一步之遙”鍵的“接機尋人”一項,最終省時省力地接到了朋友。
將新媒體等宣傳平臺服務生產的效用發揮至更大,提升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更加便捷旅客出行,服務生產、服務員工、服務民航強國和集團“兩個能力”建設,是近年來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宣傳工作的所努力的方向。“重視并發揮新聞宣傳的生產力作用,為行業、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輿論保障。”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宋勝利如是說。
如影隨“行”,構建全媒體平臺
自2013年開始,首都機場集團運營著一份報紙、一家電視臺、一個外網、一個微信公眾賬號,旗下成員企業媒體平臺也百花齊放,這種狀態下,如何讓各平臺都能綻放自己的精彩?2014年,集團公司層級媒體明確了“差異化”的定位,即報紙作為集團黨組喉舌,突出權威性和深度報道;外網強調信息量大、內容全面;微信注重時效、靈活、互動;電視臺積極向集團視頻媒體轉型。值得一提的是,首都機場電視臺緊貼旅客需要和企業運營發展,自己制作或者面向全集團征集或時效性、新聞性強,或生動有趣的視頻,精心制作成多個視頻及時上報給中國民航網,常常會開啟首都機場視頻“霸屏模式”,視頻傳播影響力穩居行業首位。
在集團公司層級媒體實現精準定位、專業化分工的同時,專業化公司的媒體也辦得各有千秋。“您的父親節禮物準備好了嗎?”6月16日,商貿公司微信公眾號“航誠商業”推出這樣一則消息,介紹航站樓內多家品牌店推出的父親節優惠活動,消息推出兩三天,閱讀量即攀升至800多人,好多旅客閱讀此微信后買到了心怡的父親節禮物。“航誠商業”即是商貿公司圍繞企業主營業務,以生動的“國門話語”貼近旅客,旨在促進銷售額增長、服務企業發展的新媒體平臺。據統計,全集團有120余個新媒體平臺,發布微信的閱讀量突破10萬+,充分發揮宣傳服務生產經營的潛力,助力企業效益增長。
除了直接為生產經營服務,部分成員企業還創新宣傳形式,將自己的宣傳平臺辦出新特色。“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7月11日,我是楊瑾,歡迎來到本期一周新聞回顧。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暑運預計運送旅客450萬人次……”清晨,打開“內蒙古機場集團新聞信息”微信公眾號,如清泉流淌般的嗓音為我們徐徐道來。鑒于旅客出行習慣和貼合現代受眾的快節奏生活,內蒙古機場集團微信平臺創新新聞形式,讓本單位的宣傳骨干輪流做主播,聲音“出鏡”,滿足受眾不同閱讀習慣的需求,一經推出便在企業內外廣受好評。新媒體辦得活靈活現,傳統媒體也辦得有聲有色。動力能源公司的內刊《動力能源人》讓自己的員工作封面人物,照片拍出“大片”的效果,新聞內容也緊貼時代步伐和生產一線,形式簡潔新穎,被評為2016年全國優秀企事業內刊。這些媒體定位、內容、形式均不同,但都指向了一個目的——更大程度地吸引受眾,受眾的不斷增長,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價值觀、國門故事、一線楷模就能被更廣泛地傳播和認同。
集團公司積極構建全媒體大平臺,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讓“當紅小花”新媒體充分發揮活力,“實力唱將”煥發新的生命力,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效來演奏國門好聲音,更好地服務旅客出行,為企業生產發展搖旗助力。
內外兼修,整合資源策劃聯動式宣傳
首都機場集團成員單位多,員工數量大,業態布局廣,如何實現全集團“一個愿景、一個聲音、一致行動”?為此,集團宣傳工作“內外兼修”,加強重大主題設置,強化思想引領,整合資源策劃聯動式宣傳。
對內,注重主題策劃,加強思想引領。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新機場指示精神、安全隱患零容忍、真情服務等重大主題開展長期征文活動;各層級管理人員帶頭撰寫言論,2016年,集團公司媒體共刊發管理人員言論類稿件400余篇,并精選入書,形成《立言國門》言論集,強化宣傳工作的思想引領作用;圍繞特殊天氣保障、重要活動等,及時進行多單位、多平臺宣傳聯動,聯合發力。
2016年,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針對“7月20日首都機場強降水天氣”,協調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等近20家媒體以連線播報、直播采訪等形式展開密集報道,并通過集團新聞信息中心大宣傳平臺,聯合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第一時間將運行情況、防汛保障舉措及出行提示等對外發布,滿足了廣大旅客對出行信息的需求,宣傳工作切實發揮了推動生產力的作用。
對外,堅持輿論引導、正面宣傳,講好國門故事、傳遞國門聲音。集團公司注重挖掘新聞宣傳“成風化人”的功能價值,找準熱點、重點事件,積極整合資源,提升對外傳播力、影響力。3月16日,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混凝土結構封頂,集團公司邀請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0余家媒體記者走進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進行體驗式采訪、拍攝。據悉,自2016年10月以來,根據新機場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節點,集團公司集中組織媒體記者,兩次走進新機場實地采訪,眾媒體聚焦新機場,報道聲勢浩大,社會反響良好。
為配合集團與江西省推動“南昌機場沖千萬”工作,也作為“大美國門·走基層”的目的地之一,6月11日至6月15日,集團公司新聞信息中心組織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20余家媒體,走進江西機場集團所轄干支線機場,宣傳推介江西機場集團發展提速及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情況。據悉,“大美國門·走基層”活動作為集團公司整合媒體資源的一個重要抓手,架起了媒體、機場和地方政府溝通交流的橋梁,得到了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日益成為服務集團中心工作、服務地方發展、服務成員機場的一個宣傳工作品牌。自2016年啟動以來,先后走進河北機場集團、黑龍江機場集團、內蒙古機場集團和江西機場集團進行報道,產生了強烈而持久的社會反響。
有“法”可依,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制度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有法可依宣傳工作才能愈行愈遠。
近年來,首都機場集團對新聞宣傳制度進行了系統完善。2015年,出臺了《新聞宣傳工作制度》,以此項制度為核心和基本依據,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先后出臺了《輿情分級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新聞宣傳通報、表彰及稿費發放工作方案》、《稿件投遞工作規范》等制度文件,初步形成了“1+N”宣傳制度體系,同時推動旗下成員企業健全和完善了自身宣傳工作制度,各成員單位積極進行對接,陸續出臺秉承集團宣傳制度精神、適合本單位宣傳工作實際的制度文件。體系的不斷完善,各項工作開展才會更加游刃有余。所有這些措施和努力,都是為了讓一切宣傳工作秩序井然。
在輿情應對方面,集團公司在成員單位全面推廣了首都機場新宣委工作模式和機制,堅持事件處置與危機預防兩手抓。一方面,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輿情分類分級管理,即根據影響程度及性質,將輿情分為“藍”、“橙”、“紅”三個類別,分別由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應對。這便于明確輿情處置的責任主體,又起到了統籌協調,分工協作的作用,輿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快速有效處置。另一方面,注重識別可能引發負面輿情的情況,主動溝通、提早宣傳、尋求理解。4月2日至26日,首都機場中跑道大修,首都機場提前與中央和北京市宣傳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召開媒體通氣會,外發涉及中跑道大修內容的新聞通稿7篇,通過官方微信推送內容10篇,組織媒體采訪活動8次,同時全程開展專題紀錄片攝制,多措并舉,有效避免了中道大修、航班延誤可能帶來的輿情風險。
大時代呼喚大發展,大發展需要大宣傳。作為全國最大的機場管理集團,首都機場集團創新宣傳工作,凝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正能量,搭建大平臺,唱響國門好聲音,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班延誤險遭下架 險企稱最近對賭賠償太嚴重
- 下一篇:引進外籍飛行員應提高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