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歐市場看當代國際航空競爭的本質
中轉市場篇
國際航空客運發展至今日,早已不同以往。就世界主要的國際遠程客運業務來看,無論分析任何一個重要市場區域,都必須重點研究一個令人不得不正視的強大影響因素——那就是中轉樞紐系統對市場所起到的強大虹吸作用。
還是回到中歐市場。正如前文所述,盡管以航空公司為代表的多方力量從未未放松對直達市場在各方面的投入,然而正如一句古語“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常有八九”,所有這一切的努力并未能有效阻止中轉市場的不斷崛起——這里既包括中歐境內各自的樞紐中轉、又包括依托其強大樞紐運營體系的第三方中轉市場。中轉方式正獲取著著愈來愈多地市場份額。

圖1:2015年1-7月份 VS 2016年1-7月份
為了便于分析,這里把市場分為三個部分:經由中國大陸之外的中轉(含經由中歐之外的第三方中轉和在歐洲境內的中轉)、經由中國大陸境內中轉一次然后直達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直達歐洲。從數據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無論是經由中國大陸境內的中轉、還是經由中國大陸之外的中轉,二者的份額都在穩步提升之中;至于雙重擠壓下的直達市場,盡管其絕對比重仍然可觀,但是份額卻處于下降趨勢。
前述的這兩類中轉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背后都有著已經成型或者正在發展的樞紐運營系統,這一網絡模式憑借著密集的航點分布與大量的航班銜接組合、不斷提升的中轉運營效率與時刻分布、以及該模式所獨有的經濟規模效應產生的邊際成本優勢,在提供越來越為豐富和便利的出行選擇的同時,更是不斷可以推出包括極具吸引力的票價在內的產品組合,因此成為了越來越多旅客出行的首選考慮。

圖2:2015年中國大陸之外的前20名中轉點
首先來看中國大陸之外的中轉樞紐:它們之間的競爭已經是越發的激烈。這其中既有傳統意義上西歐老牌樞紐之間的比拼,又有近年來不斷新型涌現的來自東歐樞紐的挑戰,更是有位于中東地區正在走向世界級樞紐地位的強力狙擊(為了研究方便,這里的中東樞紐除了地區意義上的三個之外,還包括了伊斯坦布爾,一共四個)。可以看到,同比與2014年來自中東地區和東歐的樞紐的市場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與之相比之下西歐各主要樞紐均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

圖3:中國大陸境內各點中轉交通量
伴隨著國內航空業的繁榮發展,盡管存在著諸多的限制性因素與困難,但是隨著基地承運人持續不懈的努力,中國大陸境內的主要樞紐以及區域樞紐的建設均在持續推進之中,而由此帶來的效果也開始不斷有所體現。同比2015年1-7月份,經由國內中轉的旅客增幅達到34%,其中分別經由北上廣的旅客增長分為33%、12%和29%,而國內其它主要二線城市的中轉量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盡管如此,但整體上而言,距離卓有成效的中轉樞紐體系,還有相當的一段路要走。

圖4:北上廣成四地中轉直達份額
中轉能力的大小取決于樞紐建設和發展的程度,其更是體現了包括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在內的一系列相關部門作為一個協作整體的長期發展戰略和思路。為什么要強調中轉?一個根本性的重要原因就是通過設立樞紐運營體系,航空公司可以通過中轉銜接的方式來匯集來自不同地區和去往不同目的地的旅客,甚至可以在只有很少直達旅客的情況下就可以聚沙成塔,從而滿足開通一條航線的客流要求;而航線的開通又可以反過來吸引更多的客流。推而廣之,樞紐系統可以通過這樣方式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環,從而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不斷擴大其網點規模,并且通過不斷地提升網絡的深度和廣度來提升市場競爭力,最終形成極具影響力的虹吸效應。
此外,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的是,對于國內正在建設的樞紐體系而言、尤其是剛剛起步發展國際遠程業務的體系,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短期內若是不能改變僅僅對接境外大型樞紐、僅僅處于單一的“輸血”性質的局面,未來發展很有可能會遇到大的難題。
從某種意義來說,遠程國際市場的競爭已經是取決于樞紐中轉系統的強弱。實際上,樞紐系統本身就是以樞紐為核心、以各個直達航線為輪輻的有機構成。樞紐系統不僅僅會對中轉市場進行強有力的支撐,更是會對各個輪輻直達航線起到了多重加強的作用。關于這一點,中東地區的航空公司無疑可謂是表現卓越的典范。
作者簡介:
宮輝,空中客車中國公司市場部航空市場及行業研究負責人。工作內容:關注國內外航空產業發展趨勢和航空運輸市場變化格局,對國內航空業界動態演化和市場發展予以研究;通過研究分析相關航空承運人戰略定位、目標市場、航線網絡結構、產品特點、運營流程等航空經營鏈條的相關環節,為航空承運人及相關機構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商業模式、發展路徑、行業發展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