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為何要建兩個機場? 未來如何分工?
四川省機場集團介紹,截至今年3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通航城市已經達到196個,其中國內城市124個,國際及地區城市72個,開通航線共255條。
近年來,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每年平均以10%增長。隨著成都國內外航線越來越密,從蓉出發通達全球變得越來越便捷,往來成都或到成都中轉的旅客日益增多,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也明顯增長。另一方面,隨著航線網絡的加密,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進駐成都,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蓉匯集,也對雙流國際機場運營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現在是修建新機場,發展臨空經濟最好的機遇。他預計雙流國際機場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200萬人次,超過其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的設計需求,待雙流國際機場2條跑道的時刻資源釋放完后,很難再有增長。同時受制于多種因素,現有的機場不具備繼續擴建的條件,“所以,建設成都新機場迫在眉睫”。
另外,從國際國內經驗看,“一市兩潮是今后大都市機場運行常態。超過1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幾乎都是按照“一市兩場”的模式在運行,其中紐約、巴黎、倫敦等特大城市更是“一市兩場”運營模式的成功案例。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機場建設水平高、規模大,有效地推動了城市發展。而隨著城市發展提速,也會帶動機場的發展,兩者互為引擎。”
兩個機場未來如何分工?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后,如何與雙流國際機場分工備受關注。對此,四川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機場主打國際、雙流機場主攻國內。天府國際機場將成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滿足直達和中轉旅客的需求。雙流國際機場則主要服務于城市點對點航線、本省及周邊支線、公務機飛行及部分國際或地區業務。
他介紹,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定位為中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主要含義有三個:一是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中國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二是成為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中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三是成為驅動成渝經濟區、天府新區發展和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重要引擎,“因此新機場主要體現國際性,以國際航線為主,另外則是要吸引對時間不敏感,然而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旅客。雙流機場則發展國內點對點的航線”。
記者了解到,在建設新機場的同時,雙流機場升級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四川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前年雙流機場客流量為3700余萬人次,去年增為4200余萬人次,今年預計達到4800萬人次,明年預計達6300萬至6400萬人次,雙流機場容量將趨于飽和。在這種壓力下,如果雙流機場升級改造不抓緊,客流量就只能面臨分流到周邊省市的尷尬。
唐利民表示,根據規劃,雙流機場將增加51個停機坪,預計將于年內基本改造完成。改造升級后的雙流機場容量將達到6500萬人次,將應對三至四年的客流量增長,與新機場的建成實現完美的對接,保證新機場投運前,成都航空第四城的稱號、航空樞紐地位得以持續鞏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