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合作 共建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
“通用,通用,大家都用,要讓內蒙古的牧民坐得起飛機。呼倫貝爾每個縣都應有一個通用航空機場。”這是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2011年加快推進內蒙古民航發展座談會上對內蒙古發展通用航空的構想。根據這一便民的航空建設理念,中國民航大學與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共建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4月14日,四方于中國民航大學舉行簽字儀式。
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黨委書記景一宏、副校長楊虎,呼倫貝爾市委常委、市長張立平,扎蘭屯市長欒天猛,內蒙古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姜春陽出席。
吳桐水致歡迎詞,他感謝大家對建立中航大飛行學院的支持。指出中國民航大學一直致力于結合社會資源,走出“高起點、國際化、低成本、高質量”的特色飛行道路。飛行人才的短缺是制約民航發展的瓶頸,民航大學有責任和義務為民航事業的發展貢獻支撐。他強調,在《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民航局《關于加快推進內蒙古民航發展的會談紀要》的指導下,民航大學要以建立飛行學院作為發展內蒙古通用航空的基礎,實現呼倫貝爾各個縣城都能擁有通用機場。
飛行管理處副處長由揚從民航大學的概況、飛行專業的基本情況、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工作、未來發展規劃和目標4個方面進行了匯報。
景一宏強調,辦飛行學院存在著專業性強、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從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他希望通過內蒙古飛行學院的建立,逐漸實現人員“本地化”,從而推動學院的長期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張立平介紹了內蒙古發展通用航空的優勢。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大、空域遼闊,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通用航空的自然社會環境。在2011年《關于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指導下,增加了4個支線和通勤通用機場布點,并繼續構建干線機場、支線機場和通勤通用機場協調發展的多層級機場體系,大力發展通用航空。
去年4月,中國民航大學與內蒙古自治區民航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按照協議內容,三方將依托內蒙古自治區民航建設運營平臺,發揮學校優質科研和教育資源優勢,在專業人才培養引進、科技研發咨詢、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與應用等方面加強合作。一年內,中國民航大學與內蒙古地方政府多次溝通洽談,最終確定以扎蘭屯市為基地建立中航大內蒙古飛行學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海南航空來石招空乘 預計招聘人數將超過200人
- 下一篇:梧州機場舉行夜校培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