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或不再缺機長 2018年為飛行員輸出國
根據最新統計,目前中國民航駕駛員有效執照總數為3.8萬本,以我國民航近年的發展速度,按照如今每年飛行員的增長量,我國將在明后年解決航空公司“機長荒”的狀況,而2018年,我國更將有望成為飛行員輸出國。這是本報記者在10月20日、21日于上海召開的2014航空公司飛行學生訓練研討會上獲得的消息。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民航飛行協會主辦,是中國民航第二次主辦的全球性的飛行員訓練研討會,此前,在2012年10月已成功舉辦過首屆航空公司飛行學生訓練研討會(CAATS2012)。本次研討會繼續邀請了中國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飛行訓練的新規章和新政策,同時邀請國內各航空公司、飛行院校、國外經批準的CCAR-141部駕駛員學校、飛機制造廠商等各方代表對飛行員訓練的相關議題展開討論,為與會各方搭建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飛行員短缺狀況已有緩解
中國民航局飛標司通用飛行標準處處長陳廣承在做中國飛行員需求分析時表示,我國從2010年起的5年時間里,機長數量增長迅速,從7000多增長到1.08萬名,平均每年12.5%的增速,略高于我國航班增量(這5年期間,我國民航航班增量在10%至11%左右);而副駕駛的增長速度在2012年之后快于機長的增速,大量的副駕駛為機長數量的增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儲備,副駕駛數量在這5年中更是從8000多增至近1.4萬多名,機長與副駕駛之間的比例在1:1.3左右,盡管民航業界對于此比例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但是一般認為機長與副駕駛之間的比例在1:1.2左右比較合理。
按照目前航空公司飛行員年齡結構的組成,大部分機長都為“60后”至“80后”飛行員,其中1978年至1982年出生的飛行員占比較大,通過統計數據分析,在飛行員超過35周歲之后,因為業務熟練性、心理穩定度和技術成熟度等方面的原因,絕大部分將會換發為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被公司聘為機長,除工作需要等特殊情況外,未能換發航線照的飛行員將很難取得機長資格。從數據來看,未來四年中我國民航機長數量將大增。此外,“85后”的副駕駛數量則更多,儲備的待改裝和注冊飛行學生數量也非常可觀,漲勢較大,飛行員每年需補充的人數上升速度很快。因此,預計未來5年內,機長的數量將從現有的1.08萬名增加到2018年的超過1.8萬名,當飛行員數量持續增加,就會出現副駕駛升級為機長的訓練時間需要延后,機組人員變多等現象。比如按照我國民航規章規定,只有飛滿2700小時的副駕駛才能升級為大型飛機的機長,而曾經一度飛行員非常緊缺的時候,有航空公司表示1500小時就應該升級,但隨著航空公司機長飽和,反而可能出現升級訓練延后的情況,目前平均是3500小時才能升級。由于中國民航經過了近些年的飛行人才儲備過程,人才梯隊逐步跟進,“機長荒”將成為歷史名詞。行業不缺人的態勢,還可以從外籍機長的引進數量看出端倪。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發布的《2013年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3年,我國運輸航空公司外籍機長引進比例分別為8.49%、5.89%和5.11%,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
政策開放解決“機長荒”
飛行員數量的快速增長與國內航校培訓能力提升有直接關系,而民航政策開放更是為此作出巨大貢獻。據民航局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境內有13家能夠提供飛行訓練的CCAR-141部飛行學校,其中11家開設了整體課程,以及23家持有民航局認可證書的境外航校。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為了拓寬民航飛行員培訓市場,滿足民航業對飛行員的需求,在不斷擴大國內航校培訓能力的同時,通過嚴格審定,民航局批準了部分國外航校為國內運輸航空公司培養飛行員,目前有二十余家美國、加拿大、法國和澳大利亞航校獲得培訓資格,每年為航空公司輸送近2000余名飛行人才。去年,境內航校訓練容量達到了2380人,境外航校訓練容量達到1792人。
此外,2013年8月,民航局修訂了《運輸航空公司外送學生飛行訓練的要求》(AC-141-01),重新放開了境外航校申請CCAR-141境外駕駛員學校合格證書,同時,隨著我國低空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和通用航空的發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141部駕駛員學校在國內成立,這必將為儲備飛行人才帶來更廣闊的途徑。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