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協會五招把好飛行員心理關
針對此次德國之翼客機墜毀事件,7日,法國總理瓦爾斯接受采訪時說,人們無法想象,一個受到充分信任的駕駛員,會關閉駕駛艙、阻止機長進入,然后使飛機撞山。飛行員患有精神疾病,或有自殺意圖等導致飛機失事的案例也早已有之。人們不禁要問,當飛行員變成“劫機者”,民航飛行還安全嗎?
東航一名機長告訴記者,我國飛行員的體檢標準和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從招飛開始,就要對飛行員的身體素質、精神和心理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并且這些檢查均具有強制性。我國對民航飛行員體驗標準僅比軍機飛行員低一個檔次。
在執行飛行任務前,每個飛行員都要進行血壓、心跳、氧分壓、酒精等多項檢測。“一般飛行前,飛行員需要提前兩個小時進場,航醫會對飛行員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包括觀察每個人當天的精神狀況,一旦發現問題,航醫會重點詢問。同時,我國對飛行員的用藥是有嚴格規定的,包括感冒藥,嗜睡類的藥物是不能服用的。航醫有權視情況建議取消航班等。”這名飛行員說。
我國民航界針對飛行員心理健康已經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兩個:
第一,在飛行員初次錄取時進行心理測試,心理不過關的人員不允許進入航線飛行。目前使用的測試系統是由中國民航醫學中心在綜合國外的成熟系統上增強開發的,擁有較高的指導性。
第二,國內航空公司在飛行期間禁止只留一名飛行員在駕駛艙內。在飛行人員充足的航空公司盡量配備三名飛行員執行任務。有些公司配備兩名飛行員執行航班,當其中一名飛行員因為生理需要而離開駕駛艙時必須指定一名客艙機組成員進入駕駛艙暫時監控。
目前,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正在積極推動新的條例,將降低風險的方法由被動轉為主動。其一,中國飛行員協會與華師大合作成立了飛行員心理咨詢中心,實時并免費為飛行員提供心理疏導。其二,年內即將執行新的民航法規減少飛行員年度飛行時間,減輕飛行員工作負荷。其三,保障飛行員假期的切實執行,降低飛行員的疲勞程度。其四,對于一年內出現兩次嚴重差錯包括事故癥候、家庭出現重大變故、多位同事認為其行為怪異的飛行員,暫時停飛強制進行心理輔導。其五,心理中心要求進行精神鑒定的飛行員,在取得合格精神鑒定前不允許從事飛行運行。(據新華社)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