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通航飛行學院開班 學費高達60萬元
英語破冰班學員在訓練發音。
溫州通用航空飛行學院近日正式開班,讓溫州人自駕飛天的夢想變得更近了。記者了解到,學開飛機不比開汽車,除了學費昂貴之外,還得學習連美國人都難懂的塔臺英語。
考飛行駕照要過英語關
塔臺英語更是難上加難
記者了解到,溫州通用航空飛行學院第一期國際飛行駕駛培訓項目共有兩種駕駛證,固定翼和直升機,目前共有9名學員報名,大部分都是學駕駛直升機,學員年齡從20歲到40歲不等。該飛機駕駛項目負責人陳寧穎介紹道,要想考飛行駕照,關鍵是學英語。
“飛行駕照考的是全世界最權威的美國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駕照,需要很好的英語基礎。”陳寧穎說,飛行學院為國際飛行駕駛培訓項目設立了兩個班級,一個是破冰英語集訓班,另一個則是飛行英語班。目前9名學員因為英語基礎不一樣,學習進度也有一定差距,基礎好的已經開始學習飛行英語,而基礎薄弱的還在破冰英語集訓中。只有將英語學好了才能赴美國開始實際操作飛機訓練。陳寧穎說,為了省下去美國的英語學費,所以將英語方面的學習放在國內,需要三個月時間學習。
為什么英語如此重要?過了雅思、托福的學員是否可以直接赴美國上機?“無論英語水平多高,都需要進行英語培訓。”陳寧穎說,飛行英語分飛行口語、塔臺英語、飛行閱讀三個部分。單拿塔臺英語來說,完全打亂了人們對英語的正常理解,與平時的英語不在一個體系上。比如口語中的ABCD,對應到塔臺英語就變成了一個個單詞,每一個單詞代表一個字母,沒有經過系統學習是無法明白的。“就算是地道的美國人,也很難懂塔臺英語。”
除卻英語學習之外,學成FAA的學員還得拿著美國駕照回國,到有資質的院校進行換證,才能在國內持證上崗。另外,持該駕照的駕駛員每年還需要進行一次飛行考核,比起汽車駕照六年一次年檢,飛機駕照要嚴格很多。
學院正與銀行協商
用貸款來繳清學費
飛上天空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學習的人很少,這是為何?“一本私照大約要19萬元才能學出來,一本商照則要60萬元,能承擔該筆費用的人比較少。”陳寧穎說,在預報名期間,主要有兩類人對此感興趣,一種是有能力承擔該筆費用的企業家,通航產業作為新的經濟體,它的專業性很強,從航空管理運營、飛機上天、落地、維修等都需要持證上崗,他們為了進入該產業領域,要先通過考駕照來了解該產業情況;另一種則是有就業需求的人員,主要看好通航的未來就業前景。
黃超杰是第一期學員,今年21歲。他告訴記者,他就是看中了就業前景才決定報名的。黃超杰說,培訓費用很貴,雖然學成后年收入可達30萬元左右,但是對于該筆學習成本,他與家人都表示很吃力。
相對于黃超杰沖著就業而來,另一位學員、80后余靜波是對飛行有著很深的情結。記者了解到,余靜波是航模愛好者,從小就有上天的愿望,在擁有了滑翔翼的駕照之后,對空中的高度有了更高的追求。2009年,他便有了想去考飛機駕照的想法,也打聽了美國方面的一些情況,但因為工作關系,無法分身,所以這一想法便擱置了6年。此次溫州通用航空飛行學院培訓班正好圓了他的夢。目前,余靜波已經進入飛行英語學習,是9名學員中進度較快的,如果順利,再過一個月,余靜波就將奔赴美國。不過,余靜波也有顧慮,私照19萬元對于從事外貿工作多年的他勉強能承擔,但商照的60萬元費用是很大一筆支出,他還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式。
面對高額的費用,陳寧穎表示,這是每個學員提到最“頭疼”的事情。陳寧穎說,學員們現在都是按課程收費,破冰集訓結束收一次費用,目前,學院方面正與銀行溝通,是否可以以貸款的方式來繳清學費,銀行方面還沒有明確答復。
溫州計劃到2016年
建成3個以上通用機場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全國空域開放的城市越來越多,國內通用航空公司發展加快,但面臨著飛行人才短缺的局面。截至2012年底,我國民航飛行員執照總數為31381本,其中私用駕駛員執照為1951本。根據2013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航空培訓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飛行培訓領域,中國未來10年內將至少需要15000名通用航空飛行員,然而目前每年經過培訓并符合要求的僅1000人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航空領域飛行人才缺口。
不可否認,通航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余靜波有一個疑問:是否能夠回溫就業?
余靜波說,他研究通航產業很多年,雖然溫州也在逐步放開低空領域管制,但是基礎設施薄弱,通航事業發展緩慢,真正的通用機場(起降點)幾乎沒有。余靜波說,即便他學成歸來,溫州的就業環境不一定能跟上,這種情況下,會倒逼他們這些人才轉而到其他城市就業,而這種情況是他這個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最不想遇到的。
對于余靜波的顧慮,陳寧穎表示,目前,學院正準備購置飛機,并且會幫助第一批學員解決部分就業問題。另外,溫州政府對于通航產業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記者從《溫州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了解到,計劃到2016年,全市通用機場(起降點)達到3個以上,擁有通航經營許可證或批準籌建的通航企業達到3家以上,為通航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基礎,預計全年形成通航產業投資10億元,通航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