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三尺,人命關天——我眼中的“三尺”

初到新津分院,做民航新人。當我內心萬分激動踏上新津分院這片歷史卓越的土地,感受到這里獨有的民航底蘊的時候,也深知自己以后肩上擔當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很明確自己的目標方向,來這里,就是一心一意學好飛行。師父李海龍見到我們新生的第一次就曾說過“離地三尺,人命關天”。我也有所啟發,總結我對我眼中所理解的“三尺”。
學習上的“三尺”,要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物理意義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水只有在0℃以下才能結冰,而水在凍結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放出熱,一放熱,卻影響了水凍結的程度,導致其它的水無法結冰,就這樣,在一般普通冷凍下,要想凍結成三尺厚的冰,談何容易,這需要一個長期凍結時間,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功勞。
這正映射出了一個我們都明白但很難做到的道理,它是在提醒我們要提前做好面對后面的艱巨任務的準備,提醒我們要時刻對工作和學習有良好的提前規劃,不能臨下陣來才想到解決問題。
多數人懂的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這得從我們學習生活中的細小處就要鍛煉,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換到最終的成果。
就如同飛行學習訓練里沒有捷徑可尋,無從近道可抄,我們能做的就是從平時的小事中,從師父交代的任務里仔細體會,細心揣摩,把細節做好了,把小的困難都一一克服后,我相信后面的都將迎刃而解。
生活上要做到師生以及同組師兄弟間的“三尺”,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本是比喻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互相都有可取之處,要虛心請教,汲取他人之長補自己所短。要明白和師兄的相處中,盡管我是一位已經大學畢業了才來改飛行這一職業的學員,年齡方面或許大于其他老生,但是我不能放松自己,大畢改理論時間短,基礎不夠扎實的缺點要牢牢記住,時刻提醒自己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
因為就像師父說的一樣,任何空中技術都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我們唯有遵循好這一理論,才能更好更從容的完成開飛后的師父所教授的空中技術動作。
也要從生活作風中,從一言一行中展現一名飛行學員的優秀風貌,汲取他們紀律觀念強的優點,改變自己以往大學里散漫的生活節奏,還要發揮自己年齡上的優勢,處事做到穩重干練,更好的鍛煉自己的處置能力,為更好的飛行訓練做到查漏補缺。只要這樣,才算真正做到了這第二個“三尺”。

第三個“三尺”,則是思想意識上我們要做到“三尺”
師父李海龍曾說過“離地三尺,人命關天”。在我看來,我想這不僅僅可以教員的角度上體現出飛行安全和責任的重要性。同樣的,對于我們飛行學員而言,我們同樣要做到體會這離地升空的重大責任和所代表的意義。我們承擔了整個飛機上的乘客,機組以及公司的責任,我們承擔了國家航空運輸安全的責任。三尺只是一個比喻,不僅僅在空中,即使在地面準備中,在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同樣要意識到我們肩負的責任,我們身上的使命所在。
這就是我眼中的“三尺”,從不同的方面理解的“我的三尺”。
我要做好每一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